Show newer

隨著年齡增長,發現慢慢的喪失了一些能力

@sheep 我也發現這個問題,有時@到我的消息在通知裏也沒有只有點開提到我的消息才看到,甚至好像發私信也沒有通知

@lamia 大概是公司普遍薪水偏低,以那樣的薪資難以招到人

@ramessu 信號應該都差不多,家用路由器都有功率限制,就那幾個平臺,關鍵還是看能不能刷系統,反正我拿到第一件事情就是刷了系統

現在對什麽會的體育賽事一點興趣沒有,足球網球羽毛球這些競技類的項目還可以看看,那些以囯為單位的比賽就沒法看了,每次都變成打鷄血,哪還有公平的影子?
日韓也別抱怨墻囯裁判怎樣,日韓奧運會時不也是裁判主導了比賽

還是以前工資直接發現金比較好,也不用搞稅啊,社保之類的,不會每一筆交易都被永久記錄在案了

五岳散人的表達我很認可,靠情緒能改變的事情很少,人的理性就是可以思考除了被情緒控制還有其他的問題

youtu.be/n2wGxfdFzEw

@meina 倒不一定是宗教傳播普世價值,而是具有普世價值觀的人從宗教中獲取支撐和動力,我的觀察是基督徒不一定是普世價值者,但至少肯定不是個民族主義者

以前: 牆國網絡搞言論審查,官謠/民謠漫天飛,動不動刪帖封號,網絡應該是自由的
後來: fb/twitter/youtube/傳媒也開始動輒刪貼封號,建立龐大的審查體系來控制人們該看到什麼
現在:網絡沒有讓人感覺更好,也更依賴網絡

“如果每個人都能接受你的話,你得普通成什麼樣子”
星爺說過這話麼?挺有道理的

小翠舉的例子的民眾的惡和徐州八孩事件性質很不同,前者是個體和國家機器的經濟糾紛,後者是擊破人性底限的極惡。

民眾的惡往往是對強權過於寬容體諒,而對比自己更弱的人過於苛責。人們如果學會面對強權不那麼腿軟,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面對身邊的普通人多點善意,可能會好一點。

以前看過本書叫項塔藍,是一個在澳洲搶銀行潛逃到印度的澳洲人寫自己的經歷。在他的價值觀中,和強者(銀行,政府,黑幫等)以命相搏那是勇者,而把拳頭朝向更弱的婦孺兒童那是十惡不赦的惡棍

Show thread

小翠這期視頻中的例子爭議很大,不得不發帖解釋,不過還是沒說明白,爭議更大了。
youtu.be/jWVIFCwe4Zg

個人覺得小翠舉那三個例子證明底層之惡確實不大立得穩
首先,別人到銀行辦事情,銀行職員也是代表銀行,即使拿自己獎金做補貼也是銀行行為,和銀行起糾紛個人往往是弱勢,親筆寫“自負盈虧”說明不是正規合同條款,銀行有律師團隊但民眾往往只能自己吃虧,成本嚴重不對等
其次,跟很多事情一樣,很多規則設計就是鼓勵大鬧,講規則吃虧。櫃檯給人補貼又不是個人行為,責怪別人沒有誠信只是站在自己角度,換位思考別人幫著銀行欺瞞自己親戚近鄰,不是更大的惡了?

@Fullerism@octodon.social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

@lemon 是做一些行业的物联网系统,苟活而已

@meina 我看劉的小說也是這種感覺,每個人都那麼猙獰

Show older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