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到一則相關報道
“互联网档案(Internet Archive)馆刚刚输掉了一场保护在线图书馆的诉讼,但是战斗还在继续:
Hachette v. Internet Archive 是一起出版商联盟对互联网档案馆提起的诉讼。互联网档案馆不但是目前最大的网页存档提供者,还充当着线上图书馆的功能。
互联网档案馆通过购买纸质书籍,并将它们扫描并且电子化,再在互联网上出借电子化的书籍。互联网档案馆称鉴于速率限制以及复制限制(即他们不会借出超过他们拥有的纸质副本的电子拷贝数,同时禁止复制电子拷贝),他们的行为与普通图书馆并无区别,应当享受普通图书馆的法律赦免。而出版商则认为此举是制作书籍的电子拷贝并且进行出借(并要求购买专门的电子图书许可,通常是按年订阅制,总价大大大于纸质书籍的价格)。
下级法院刚刚颁布判决,禁止互联网档案馆继续在无出版商许可的途径下电子化并借出图书。互联网档案馆表示会上诉。
—theverge”
不知哪裡腦抽想聊這個話題,抱歉
從一方面講版權很重要,是現代文明的基石,另一方面又不利知識傳播,特別是不受體制待見的知識,隨著審查的加強眼看著一本本書籍從書店消失,非正常渠道確實保護了不應消失的知識。
更不要說什麼事情到牆國就變味,像現在的網路創作那樣,權力機構可以把網路上版權不明或無主的資料全收歸己有,或禁止傳播或使用付費,給它們多了些打擊個人創作的手段
我只是認同自由世界的知識產權保護,哪怕它不夠完美,但也不是把它推翻的道理,牆國連普世價值的根本還沒學到,就學著激進者批評它的問題了
zlib好像是用戶可以上傳不明版權的電子書籍以供其他用戶免費下載,是不是上面多數共享的書籍都是這麼來的?如有了解的歡迎指教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肯定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會面臨很大的法律風險, 也難怪被美國人抓,Google曾試圖做過公共圖書館這樣的事情但失敗了,要拿到作者的授權太繁瑣。
比如GitHub上面基本只允許上傳自有版權的代碼,雖然大多時候傳一些其他的文檔也不會有人管,所以比如像B站源碼的事情GitHub會主動刪掉,因為不屬於你的東西你無權分享。至少在那裡大多代碼版權清晰,確也沒什麼必要投入過大精力來防止侵權內容
單對於電子書來說,比如從禁書網下載資料不管自己看還是傳播都沒什麼壓力,但對于其他書籍,特別是市場可以賣到的書籍,有時為偷懶從網上下載,也是含著對作者的抱歉,更不會大範圍的散播,咱承認是偷竊來的,不會找堂皇的藉口。
對zlib了解不多,說錯勿怪,只是像我這種比較保守的觀念似乎是不管放在哪裡都不大受歡迎,在牆內是覺得偷技術就是削弱西方,在牆外也大多是對zlib被美國封禁一事表示同情,沒見到有幾個質疑的聲音,西方白左更是要打破“落後的資本主義”的規則
說到免費,現在至少在技術書方面有很多開源的書供選擇,幾乎可以解決大多數技術學習的需求,不過你可以去看看有那麼多的開源授權協議,單搞懂這些授權協議之間的細微差別就要花不少精力,就知道他們對版權是多麼重視。
可以說,知識產權包括資產權在不同的文化中的份量是不同的,有時我們看牆內外對某件事情(比如俄烏戰爭)的是非認知差異巨大,但忽略另一方面的認知差異
什麼奇怪事情都有,讓人睡一下又怎麼了嘛,哈哈
神仙打架,兩位的狀態都很超常,小安有幾個必死的球都能夠救起來,堪比打不死的小強
google淪喪至此,實在是十年前所未料,現在還在用的Google服務基本只有Gmail和油管了,用油管是找不到什麼好替代品,審查卻是可以和牆國的視頻網站相媲美了
Google這十多年開發的新服務基本全部淪陷,回歸它最初的狀態
對待英雄的方式,展現了這個民族的文明程度
看看那烏克蘭曠野上密密麻麻被擊斃的俄軍士兵的屍體像野豬一樣被遺棄在那裡,這樣的國家就讓它去死吧
小茜這手感太好了
美國又援助烏克蘭三十八輛海老師,一百萬發155mm砲彈,烏軍不需要再省著打了。又援助45輛T72B,還包括一些其他蘇制武器,這些坦克哪裡來的?
援助給別國的彈藥都這麼大手筆,美國的後勤真可怕。。
另外,好的武器也得用得好,像阿富汗那樣美國不可謂援助不到位,但再好的武器也沒用
“我倆處對象,你前半夜一回半小時後半夜一回半小時操了老娘五年,現在不想處了想分手一走了之?我吃大虧了你必須給錢”
給錢不真變成賣淫嫖娼了?
看評論講,年輕人一天兩次很強麼?
有個親戚小姑娘,和小伙子分手時詐了人幾萬塊錢,聽說這事時我心想:這是談對象還是賣身呢
| 三觀不正 | 好爲人師 | 貪財好色 | 混吃等死 |
拳匪白左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