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宣彦电影《北京的西瓜》
@portokadoo 百度网盘&115网盘(TS档 | 8.57G | 中字+日字外挂字幕 & DVDrip视频+外挂中文字幕):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vgfccpdYE6frTBaQ9F6Pg 提取码:67t5
链接:https://115.com/s/swnaxto3n80?password=mdf0&# 访问码:mdf0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AkUPVM-V1ABD93mZ0bEKMg 提取码: fgr9
夸克网盘&UC网盘(1080p | BDremux (Kani) | 外挂中字 | 34.14G):
https://pan.quark.cn/s/567685f31c00
https://drive.uc.cn/s/7d07e7d1c5744
大林宣彦电影《北京的西瓜》
电影本身讲了一个简单热闹的故事,80年代留日的中国学生十分贫苦,揭不开锅,和蔬果店老板抬杠“你们这里的蔬菜太贵,在中国便宜多了”磨着老板打折,老板拗不过就半价卖蔬菜给他。随着认识了解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想帮忙的决心越来越坚定,最后闹到生意做不下去、家庭面临破裂,仍然倾囊相助,被留日中国人尊称为“父亲”。善举持续几年后,归国的留学生们邀请老板夫妇去北京参加大聚会。
这个故事存在真实的原型,一位乐善好施的蔬果店老板从1981年开始资助中国学生,并于1987年到访北京。然而电影每一幕的时间戳和剧组的实际拍摄的时间是一致的:两方最初相遇于1989年5月,最终的北京大团聚发生在1989年7月;剧情中提到“父亲”已经资助留学生6年之久,并不符合电影的时间线,这是导演在天安门事件导致拍摄中断后的考虑和选择。1989年5月,在日本完成拍摄的剧组在车站送走中方工作人员,约定两周后北京再见,拍摄余下的部分,但没想到一周之后,六四事件发生。
电影怎么办?还能拍下去吗?虽然中方表示可以按原计划在北京进行安全拍摄,但导演认为一方面北京的气氛并不适合拍摄欢乐的场景,另一方面在这样的北京拍摄那样的镜头,并不能诚实地尊重事实,于是谢绝了提议。他也没有选择插入纪录片的画外音和屠杀影像来清楚解释没有下半段的原因,因为还是想拍摄成一部剧情片,并不想把观众带离这个美好的故事;取代残酷消息的是37秒长、“因为没有影像而并不能称之为电影”的空白,37=1+9+8+9+6+4,作为纪念。其后的部分以一种奇妙催泪、亦真亦幻、又赤诚得无懈可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了不破坏大家的观影体验我就不拙劣地具体描述了……前1小时50分钟的我:笑做爸爸梦的中年人,笑样板戏念白,笑北京ness,后25分钟的我:涕泗横流。
影片里很多中国留学生都由真正的中国留学生扮演,导演:学生们真的很穷,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拼命学习,而他们竟然把自己的宝贵时间用来参与这部电影,也是出于想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给中日关系出一份力的心情。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1989年的7月,这些学生们在千叶的海边重聚,对整部电影看下来在现实和虚幻里反复跳跃的观众来说,最毋庸置疑真切的就是这些年轻人边流泪边唱的歌。
此外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最热闹的日本电影,许多其乐融融的嘈杂聚会场景,所有人同时喜气洋洋地开口,讲不同的语言,连说带唱,调度和收音都很讲究:就是要塞满镜头,就是要叽叽喳喳。导演想传达的、主角夫妇最后反复提及的幸福快乐,可以说是完全传递出来了。不仅是在今天的世界,回望几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像这部电影中这样单纯无私、天真烂漫的情绪能够存在的时代和角落恐怕也没有多少。人类宝贵的梦。
这部片的资源似乎很稀缺,我并没有找到在线的中字版本,附上我观看的英字在线资源地址:https://archive.org/details/beijing.-watermelon.-1989.x-264
大林宣彦导演谈《北京的西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qilig-2hs
夺命金看完,杜琪峰第二梯队作品也算是全看完了,剩下的应该不会再扫,作为收尾还是满意。尤其连在PTU机动部队后看,感觉比起过于太沉迷探索风格的极限,多尝试不同题材的剧本才是保持活力的根本,舍掉一点影像风格是值得的。没想到扮惯魅力普男的刘青云演一个糟糠妻也如此出色,人生致力于给每一个不争气的道上老公当便宜血包但最终收获日本主妇大礼包结局:老东西死了,退休金还在,还能怎么办,只好笑着活下去。大陆在杜的电影中形象较之其他港影更复杂微妙,接近克苏鲁,类似“不要靠近男人会变得不幸”的那个男人,中国两个字充斥全片背景音里,新闻与投资广告轮番上阵,翻覆间港人为之哭笑疯癫,那种始终视为侵入吞噬又无能为力的焦虑感捕捉得很入微。也总有港片对草根百态独有的关怀,这一点与始终是弱肉强食中的“强食”美国的金融电影更多聚焦于智识精英内心挣扎完全不同,电影尾声,明面上收束于弄潮儿死于街头的黑色喜剧,但匆匆忙忙给了几分钟让根本没有上桌资格的普通老实人在电梯中抱着煤气罐细数被大浪淘沙的一生,从出卖劳力到出卖自身路一步步走窄,与彼时香港政治上风雨欲来又来一来再来的境况互相点题,大概杜琪峰怜人时亦有一份深切的自哀。
今天散步看到路边电线杆上贴着白纸传单 "Save Revue Cinema",回家搜了一下新闻和历史,相当唏嘘。
Revue Cinema是多伦多在运行的最老的影院,有113年历史,目前是非盈利的运营模式,每年估计能放映电影五百部上下,时有爆满的场次。也去过挺多回,影院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精心制作的预告片和海报、欢声笑语的社区氛围令人难忘。
这次拯救电影院的说法来自新闻,电影院的管理人员表示因为和房东无法就续租约的问题达成一致,在6.30旧合同到期后电影院或面临倒闭。新闻里讲这位房东先生表示并不想把管理者赶走,希望影院继续运营,但想把目前的董事会全部请走,把非盈利影院变成私人盈利用。
搜索了一下这位房东的大名更加感慨。1912年Revue Theatre开门,2006年影院所在的Festival Cinemas连锁企业所有者去世,公司倒闭(同属于连锁旗下、多伦多的另一家知名独立影院Paradise Theatre也于这年关门,2019年才得以重新营业),一些本地电影爱好者成立了The Revue Film Society希望保住影院,奔走筹款,不想让大楼的新买主改变影院的用途。2007年,由于久疏维护,电影院外棚甚至在一场大雪中倒塌。这时戏剧性地出现了一位来自利物浦的老移民,从小喜欢看电影,做清洁工白手起家,在多伦多有了资产。他看到了Society的求助信息,把大楼慷慨买下,影院交给Society管理,从此影院成为非盈利的社区文化中心——这位如同电影里走出的天降救世主就是目前想把影院收回的房东先生本人。
目前Revue Cinema表示会持续与房东方积极沟通,如果30日之后影院被迫关门,会对观众和会员进行补偿。
同一本地媒体在2007年和2024年的两篇报道:
https://www.thestar.com/news/revue-cinema-rescued/article_5748568b-0c7d-5240-afd5-abf6f59f9cb6.html
https://www.thestar.com/news/gta/future-of-torontos-revue-cinema-in-limbo-after-lease-negotiations-fail/article_88d974d6-34c3-11ef-afd8-afe933255efa.html
影院官方网站上的历史照片:
看到说袭击日本人和失业务工者的嘟。想到我开了个夫妻老婆小盖浇饭店的朋友。经常会接到只点一个炒土豆丝之类的素菜,备注要多给几份米饭或选了要两三套餐具的订单,几块钱的单子还会被投诉量少吃不饱。气得她血压升高。我只能安慰她就当做慈善吧,那些人肯定比你惨多了。
有段时间经常在晚上十点快闭店的时候接到同一个人的订单,不超过十块钱。后来熟了那人告诉她,老板拖欠好几个月工资,他身上仅剩百来块了不知道还能撑多久,问有没有没卖完的剩菜多给他一点。上周又遇到个投诉饭菜不好吃申请退款的,全单退款后又死缠烂打要我朋友再免费送一份饭菜给他作为赔偿。朋友被他胡搅蛮缠得受不了报警了。警察来的时候楼上饭馆的老板下来看热闹,越看越不对,说昨天这人在自己店点外卖也搞了这一出!看来是一家家轮着讹的。大家群情激愤顺着收货地址去找,结果是个在附近劳务派遣公司等活的人……
听完只觉得心酸和无奈。
蓑衣褪尽任浊流
#n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