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單位警戒俄羅斯的目標看著比歐盟面對中國分化要來得清醒, 但操作上有些緩不濟急的慢效率:
"建立共同對應外來混合戰威脅能力,已經成為歐盟與北約之間合作的主要領域之一。在這方面北約已制定了對歐洲國家抵抗外部影響的統一標準,透過北約和歐盟的共同雙邊合作努力,對抗俄國或其他國家的資訊戰攻擊。
2017年幾個北約盟國和歐盟成員國在赫爾辛基舉行會議,正式同意在芬蘭首都建立一個應對混合威脅的歐洲卓越中心。當時共有九個國家簽署備忘錄,分別為:芬蘭、法國、德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瑞典、英國和美國。"
站在北約前線正對北極熊,難怪立陶宛對中國沒在怕的。
「我們已經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平常發生的事情恰恰證明了西班牙軍隊和7架歐洲戰機部署立陶宛是合理的。」
普丁大帝用"歷史一部分"中國絕招正式舉起出兵大旗~
[ “The situation in Donbas is becoming critical,” Mr. Putin said of the eastern area of Ukraine, where the two breakaway regions are located. “Ukraine is not just a neighbor. It is an inherent part of our own history, culture and spiritual space,” he said. ]
"怪罪北約東擴導致俄羅斯不安,可能忽略的北約東擴的歷史發展。在柏林圍牆倒塌,華約開始解體後,曾深受蘇聯宰制的前華約國家對於自身安全高度憂慮,特別是在1991年八月還出現共黨強硬派短期的復辟政變,在當時還把共黨總書記戈巴契夫囚禁起來。面對這樣的發展,這些國家自然會擔憂蘇聯時代的歷史會重演。
雖然這個政變在一星期後落幕,但之後蘇聯解體後,出現了由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衍生的獨立國協(CIS),但之後俄羅斯直接揮軍攻打車臣一事,使得這些前華約國家對自身的安全更為擔憂。先是有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拉夫組成「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ad group),直接要求能夠成為北約一員,接著是保加利亞總統也提出要與北約建立連結。當時的西歐國家反而對此遲疑不前,擔心俄羅斯對納入這些國家的反應(當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就不同意這些國家加入北約)。
但俄羅斯自身的狀況高度不穩定,新成立的歐盟對於當時在南斯拉夫分裂的戰爭悲劇(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回應無力,還要靠美國在1995年出面介入調停,以及之後於1999年直接對塞爾維亞出兵,才讓這個戰火得以喘息。因此在當時,北約似乎是確定歐洲安保的關鍵組織。在1997年馬德里會議中,同意讓波蘭、匈牙利、捷克加入北約,出現了之後所說的北約東擴過程。"
https://voicettank.org/%E4%BF%84%E4%BE%B5%E7%83%8F%E6%88%B0%E7%88%AD%E7%89%BD%E6%8B%96%E5%8C%97%E7%B4%84%E6%9D%B1%E6%93%B4%E9%A1%AF%E7%A4%BA%E4%BF%84%E7%BE%85%E6%96%AF%E7%9A%84%E8%BF%B7%E6%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