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真部署重兵了,結果美國官員說因應方案還沒提給阿拜。騙誰啊?
"美方官員估計,目前陳兵克里米亞與烏克蘭附近的俄軍已多達8萬人,約為4週前的近兩倍。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則估計俄軍有10萬之譜,比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時部署的部隊還多,也遠高於目前陳兵烏克蘭東部的規模。"
西方這廂武器小補, 俄羅斯那廂不甘示弱:
"根據《路透》報導,「Maxar Technologies」指出,衛星在2月4日拍下俄軍在白俄羅斯葉利斯基(Yelsk)、列奇察(Rechitsa)及盧尼涅茨(Luninets)的部署概況,上述三地都距離烏克蘭邊境不到50公里。
衛星拍下俄軍在列奇察的一處部隊營舍、停車場及火砲部署點,在葉利斯基則發現俄軍出動的飛彈發射車及火箭發射車,在盧尼涅茨某處機場則拍到俄軍攻擊機。"
讓人翻白眼的馬後炮反應: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蘇利文(Jake Sullivan)接受多家電視新聞台的訪問,他告訴「福斯週日新聞」(Fox News Sunday):「我們處於關鍵時刻,當前任何一天,俄羅斯都可能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或是可能從今起約數週後,亦或是俄羅斯可能選擇採取外交途徑。」
而蘇利文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訪問指出,俄羅斯可能採取的行動包括,併吞烏克蘭的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網攻或全面入侵烏克蘭,並說俄羅斯可能最快7日就會採取行動,但也可能需時數週。"
阿本這個答應法感覺是只夠讓歐洲塞牙縫?....
"根據了解,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接受美國拜登政府的提議,基本上決定將援助歐洲液化天然氣,幫助歐洲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日本政府接受美國政府提議做出這樣的決定十分罕見。
具體援助的方法是在確保國內電力穩定供應所需天然氣之餘,日本政府將要求擁有液化天然氣權益的能源企業等單位,希望他們配合政府決定援助歐洲。"
這篇將烏俄戰爭對歐盟能源衝擊效應做了整理: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揮軍入侵烏克蘭,點燃了歐洲對俄國能源過度依賴導致的通膨。歐元區能源價格漲幅在10月衝上41.9%,整體通膨率升至10.7%,創下1997年匯整數據以來的新高。歐盟統計局(Eurostat)估計全年歐盟通膨率高達9.3%,歐元區則是8.5%,都是史上罕見。 ...
歐洲第2個脆弱面是政策失算。俄烏戰前歐盟進口石油約有3成來自俄國、天然氣4成、煤炭等固體化石燃料則占5成。
標榜人權民主的歐盟卻在經濟上如此依賴一個軍事霸權獨裁國家,無視蒲亭上台後俄國接連入侵喬治亞、烏克蘭所屬克里米亞(Crimea)等地,造成區域不穩定。...
第3個由俄烏戰爭而凸顯的弱點是歐盟團結度。從歐洲各國搶購液化天然氣以填滿庫存備冬,結果推高市價增加各國成本,到富國砸錢補貼自家企業和民眾,造成歐盟內部市場不公平競爭,再到各國對於能源價格管制作法遲遲無法形成共識。這些各自為政和各執立場,拖累了解決共同問題的效率。"
"官方數據顯示,自俄羅斯進口的能源在2021年僅占英國境內能源用量的2.2%。不過,長期以來,英國超過40%發電量源自天然氣,約85%家戶使用天然氣鍋爐(以天然氣為燃料)提供房屋熱能(暖氣、熱水系統等)。雪上加霜的是,相較於歐洲大陸國家,英國房屋的絕緣隔熱品質較差,容易浪費能源。
英國境內約2/3房屋的能源效益指標級別為D至最差的G。這些房屋與能源效益指標最佳的A至C級相較,在今年冬季3個月期間,能源帳單金額恐將至少有1000英鎊(約合新台幣3萬7096元)的差距。"
"英國重度使用天然氣的傳統很大一部分是源於1970和1980年代對自家北海油氣田的大量開採。目前進口和自產天然氣在英國天然氣供應量的占比各約50%,主要進口來源包括挪威等北歐國家、美國、卡達。"
阿本在這次烏俄戰爭態勢逐漸明朗化後開始擴大自身天然氣儲備規模:
"Under Tokyo’s new policy,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would call on certain big commercial importers to bring into the country extra buffer cargoes starting in December 2023. In an emergency, the government could order those importers to direct the gas to locations with the greatest need such as smaller regional power and gas companies.
In normal times, the importers could sell the buffer gas on the regular market, with a state-run energy corporation making up the difference if the importers suffered losses.
The policy calls for the buffer shipments to bring in about 70,000 tons of LNG eac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Initially it would last until February 2024 and eventually, the government would aim to secure at least 12 cargoes of that size for its buffer strategy each year, it said."
俄烏戰爭下的通膨通於推昇了日本物價:
"《路透》報導,日本政府週五(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在3月年增3.8%,連續第10月上漲,漲幅更是1981年12月以來最快,當時日本正經歷泡沫經濟。
不包括食品價格、但計入能源成本的CPI年增3.1%,符合市場預期中值,從1月創下的41年高的4.2%相比大幅放緩,主要是由於政府補貼降低了家庭水電費成本的影響。"
日本正在調整經濟安全的戰略面:
"眼下,岸田政權將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案》作為首要課題,由經濟安保擔當大臣小林鷹之牽頭,正在全力推進制定法案的相關工作。儘管這項法案的細節尚未公佈,但綜合媒體報導的資訊來看,新法案似乎將在四大領域制定法律法規。這四大領域分別是加強供應鏈、鞏固科學技術基礎、非公開專利制度、保護和維持核心基礎設施。其中,被認為必須優先推進的是非公開專利制度。"
"換言之,我們可以說岸田政權的經濟安全保障戰略重視的是,首先要彌補日本的制度性短處,讓國際社會認同日本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向其他國家(西方國家)已經推出的制度看齊。"
日本利率是否正常化的關鍵點:
"為何明年春鬥受到關注?因為連續兩年達到3~4%的薪資成長,將成為一個信號,讓人們接受如此情況,進而以「薪資與物價理所當然會上漲約2%」的感受為前提,展開經濟活動。薪資與其說是推升物價的動力,其實更像體溫計。以「薪資上漲,物價便會上漲」的因果關係來思考,其實不一定正確;若社會大眾的看法發生變化,薪資應該也會上漲。日本銀行正密切關注此處。由於在今年春鬥裡工資已經調漲,或許可能是變化的徵兆。但變化僅有一次,未能完全確信,因此希望再多觀察一次,以確定變化是否成真。目前正處於這個階段。"
日本在雙率維持保守不動的情況下改以退稅、補貼與社福手段降低通膨衝擊:
"根據日媒報導,這項計劃最關鍵的部份在於價值3.5兆日圓(約新台幣7616億元)的所得、房屋退稅,以及超過1兆日圓(約新台幣2176億元)的低收入家庭援助。經濟刺激計劃也包括將補貼延長至2024年4月底,以減緩汽油、電力、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影響。"
日幣匯率與財政狀況連帶影響到日本國防採購方向:
"一位政府官員表示,防衛省不會對沖匯率波動,這與企業不同;意味著,日本防衛省幾乎沒有辦法緩解戰斧巡航飛彈和F-35隱形戰鬥機的購買成本上漲。
報導指出,隨著支出削減,日本決定優先購買美國製造的先進前線武器,例如可阻止中國軍隊前進的飛彈。"
因為經費有限,只好讓打擊大力丸先上場威嚇敵手,這到底是缺錢還是缺時間~😆
“日本政府原計劃從 2026 年度起採購 400 枚最新型「戰斧」,但將改為從 2025 年度起採購最多 200 枚舊型號「戰斧」。
木原在會談後聲稱:「鑒於愈發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作出了有必要提前實施的判斷。」
報導稱,雙方還在會談中「就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達成共識,確認尖閣諸島(即釣魚台)是《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的適用對象。”
天然氣價格戰先開打:
"天然氣輸出國家論壇會員國包括俄羅斯、卡達、伊朗、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和奈及利亞等,占全球已知天然氣儲量逾70%。這場會議展開的背景是烏克蘭控訴親俄叛軍在前線與政府軍發生「新的砲擊挑釁情事」。
由於歐洲對俄國將入侵烏克蘭的疑慮升高,天然氣價格已飆漲至2020年終交易價的近兩倍水準。
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在歐洲市場占40%,使得歐洲國家狂找其他替代供應源,大部分都看中澳洲、美國和卡達,但多數生產國表示,他們幾乎沒有多餘產能可彌補這落差。美澳兩國並不是天然氣輸出國家論壇成員。
論壇會員國將聚焦討論如何在中期增加生產。液化天然氣主要生產國卡達目前已著手一大計畫,希望在2027年之前增產50%。"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221009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