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到執行專案項目:
"巴薩基地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不久,歷史上曾被美軍和日本皇軍使用過,如今是菲律賓唯一戰鬥機中隊所在地,該中隊由12架韓國製造的 FA-50PH 戰鬥機組成。這些戰鬥機是菲律賓有限防空能力的核心,每年都會與美國同類戰鬥機一起訓練。2023年, F-22 猛禽首次與這些戰鬥機一起訓練,標誌着美國空軍第五代戰鬥機進入該國。"
"迄今為止,巴薩基地獲得了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IPD)的大部分資金,在分配給EDCA投資的8,200萬美元中,巴薩獲得了約6,600萬美元。"
北約趁演習之便補彈藥:
"北約本週簽署了一筆12億美元的合同,購買約22萬發砲彈。北約聯盟表示將把砲彈送給一直在抱怨彈藥短缺的烏克蘭,或者把這些砲彈送給因向烏軍提供武器而消耗了本國武庫的北約成員國。"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nato-troops-in-biggest-exercise-since-cold-war-20240126/7459175.html
日德則低調前進至軍資互補:
"日本外相上川陽子(Yoko Kamikawa)和德國駐日大使葛策博士(Clemens von Goetze)週一參加了在東京日本外務省舉行的協定簽字儀式。這個協定大大簡化了日本自衛隊和德國軍隊在糧食、燃料、彈藥和服務等方面的分享程序。
協定的全稱是《日本自衛隊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部隊相互提供物資和服務協議》(ACSA)。"
越南與菲律賓進一步糧食貿易手牽手:
"越南也與菲律賓簽署了涵蓋稻米貿易和農業合作的5年協議,越南承諾每年提供200萬公噸白米給菲律賓,確保菲國食品安全。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之一,菲國則是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之一,進口稻米中,越南米佔比高達85%。"
目前外界對中國房地產乃至今年經濟表現都是不太看好的:
"Economists at Barclays said in a January research report they expect real-estate investment to fall another 8% in 2024, pointing to a negative-feedback loop between weak sales and developer defaults.
The World Bank expects growth in China to slow this year and next, to 4.5% and 4.3% respectively, in part because it expects property-sector weakness to keep hobbling investment. "
外界對極權恐攻兄弟幫之間的眉來眼去看得很清楚:
"For China’s leaders, there is a certain strategic logic to this. The Red Sea crisis distracts the United States from focusing on Asia, buying China time to marshal its capabiliti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while presenting itself as a benevolent power that does not meddle in other countries’ affairs. In at least one important way, it’s working: Houthi leaders have allowed Chinese commercial ships to sail unscathed through the Red Sea, apparently in return for China’s noninterference in the conflict.
對中國領導人來說,這有一定的戰略邏輯。紅海危機分散了美國對亞洲的關注,為中國在西太平洋集結力量贏得了時間,同時將自己塑造成一個不干涉其他國家事務的仁慈大國形象。至少在一個重要的方面,它起了作用:胡塞領導人允許中國商船毫髮無損地通過紅海,這顯然是對中國不干涉衝突的回報。"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40130/china-redsea-houthi-shipping/zh-hant/dual/
意圖將高階運算晶片出口到澳洲再轉送中國被抓到:
[ Lu said in meetings that he wanted the chips sent to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familiar. On Nov. 14, Lu’s assistant sent a TuSimple executive in China an email, naming Australia as the destination: “Cheng has requested that the A100’s that we have in stock (Qty 24) be shipped to Australia. Can you provide me with the Shipping address, POC and a telephone number?” the email said. ]
巴丹群島與呂宋海峽的關注熱度持續升溫:
“雅米島重要性也引發國際關注。菲國軍方表示,丹麥駐菲大使梅爾賓(Franz-Michael Mellbin)和芬蘭駐菲大使皮科(Juha Markus Pyykko)夫婦26日訪問雅米島分遣隊,以「對菲律賓面臨的安全隱憂和挑戰加深了解」。
巴丹群島是肩並肩演習去年訓練地點之一,訓練內容包括空中突擊奪回關鍵地帶,以保衛該島免於受侵略。
今年將是第39屆肩並肩軍演。據報導,至今僅3次肩並肩訓練在巴丹群島進行。”
直接放生畏首畏尾的歐盟執委會吧!
“他坦言今年台灣及歐盟都面臨政府換屆,因此短期難以期待具體成果,目標是先拋出議題、討論,「先讓雙方同意制度化的利益,然後再來看怎麼把它制度化」。
所謂雙邊關係制度化,李淳舉例像是台灣與歐盟經貿對話雖已提升到部長級,但並未成文約好定期舉行,過去也發生過台歐數位對話因官員更替等技術性原因而中斷兩年,所以希望透過文字約定,使各個合作領域的溝通模式常態化,消除雙方人事替換等變數。”
厭煩:小動作不斷的噁心。
“揭仲說,由於M503離中線與台灣在中線以東的限航區接近,中共民航越過中線、甚至越過劃設限航區的機率恐將增加,不僅淡化中線,也形同以技術手段,否定台灣依照自身法律所畫設的限航區,具有法律戰的意味。”
@MeowerBark 驚嘆:居然可以讓耳朵不同方向!(看向我家的垂耳小天使們⋯⋯
@MeowerBark 喝咖啡時看到「活過今晚」時差點笑噴🤣🤣😆
不夠積極或延後公告就要提違憲訴訟的主張: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多個環保團體前往司法院提出首次氣候憲法訴訟,主張氣候變遷因應法第6條和第10條相關規定,違反憲法課予立法者應該保護人民基本權的義務,立法者應於氣候法自行訂定減碳目標,或提供訂定減碳目標時應考量的基本標準。
環團指出,若以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喊出2030年24%加減1個百分點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顯然不夠積極;環境部延後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違反氣候法第10條第4項,等於將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和減碳的氣候負擔,都交由下個世代來承擔。"
補一下這次新聞裡主張《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六、十條沒定減碳目標與基本標準、環境部延後公告減碳目標屬違憲的環保團體:
新聞照說明裡提到的有⬇️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綠色和平、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
新聞照裡有但不在文字稿裡的⬇️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樹人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未出現在網路新聞裡但有在採訪通知裡的單位⬇️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桃園生態保育協會、台灣青年綠人協會、UBI Taiwan、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台灣零廢棄協會、島人共好聯盟、水青社。
原來這個等級的都有兩座反應爐啊~
"根據《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報導,該項大修工程將斥資9.13億美元(約新台幣285億元),由美國造船巨擘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HII)獲得合約,工程將計畫在「杜魯門號」航艦的建造地,也就是維吉尼亞州的紐波特紐斯(Newport News)進行,並預計將於2026年6月完工。然而,目前尚未公告「杜魯門號」航艦抵達紐波特紐斯的時間表。
由於「杜魯門號」航艦已服役超過25年,海軍將透過RCOH工程全面翻新該艦的艙間,加裝新世代雷達、感測器與相關裝備,並對艦上的老舊裝備進行汰換更新,完成再戰20年的前瞻升級,同時為該艦2座核反應爐填充新燃料棒,使其可以繼續接下來的長期戰略部署。"
軍用的防空系統都可能被干擾欺隱,投票系統就更不用說了~
"華盛頓郵報指出,五角大廈發言人辛赫(Sabrina Singh)告訴媒體,這次攻擊發生於28日凌晨,打中基地內供作官兵起居營房的貨櫃屋,遇襲時官兵們正在床上酣睡。其他官員透露傷者已增加至47人。
一名得知事件調查簡報的消息人士透露,基地防空系統當時處於運作狀態,返航美方無人機都裝有自動的敵我識別系統供區分,因此美方正調查攻擊者是否故意將襲擊無人機安插在返航美國無人機附近,以避免被偵測識別。
調查人員要釐清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美方無人機飛行模式有無被人掌握(例如在固定時間起飛和返航)。前美方官員表示,若攻擊者能模仿美國飛機的出勤模式,代表他們可能取得重要的信號情報,甚至不排除有和美國友好的政府涉入幫助攻擊者。"
韓國的見風轉舵功夫也不是蓋的:
"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南韓國防部28日表示,當地時間26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Norfolk)的麥克阿瑟紀念館,將麥克阿瑟的太極武功勛章轉交給諾福克市市長亞歷山大(Kenny Alexander)。當天是麥克阿瑟的生日。
麥克阿瑟在韓戰爆發後,擔任防守南韓的聯合國軍總司令。1950年9月29日,在重新奪回首爾的收復儀式上,李承晚總統授予他相當於現在太極武功勛章的南韓一等武功勛章。"
餘波盪漾到連火箭技術頭頭也被拉下馬:
"公開簡歷顯示,54歲王小軍是著名的航太火箭專家,曾擔任過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指揮,還曾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
2024/02/29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