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wO4r60ca620
在這個視頻下面看到一條精彩回覆:
Moment xxxx: 以前我以為“白左”的意思是“白痴的左派”,看來我並不完全錯😅😅😅

我以前覺得“白左”是白人左派,帶種族色彩,原來我錯了,“白”不是膚色,而是智商,愚蠢的意思

@nil 这个词的词源是中文环境还是英文环境

@StoneLi

传播学研究者方可成认为,该词最早由人人网用户“李硕”开始使用,“李硕”2010年在人人网发表了文章《西方白左和中国爱国科学家的伪道德》。[3]此一名词经过演化和概念变形,其实最早“李硕”使用时的语境是用于政治经济语境下的左派指白人中的共产主义者。之后名词概念演变发生了换轨,至今其“左”是指世界主义或平等主义等人的权利面意涵为主的轨道上之左右派,与经济思想的左右派无关。

zh.wikipedia.org/zh-sg/%E7%99%

@nil @StoneLi 这个词的英文原词应该是white liberal (白人自由派),white liberal的的起源肯定远早于2010,至少在民权远动的时候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Liberal就是自由派的意思,与Conservative保守派相对,但不等同于左派,Liberal和Conservative都是自由主义的分支,区别在于一个进步,一个保守。比方说在堕胎,枪支,医疗等议题上,自由派就主张进行改革,保守派就主张维持现状。

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自由派发生了剧烈的转向,自由派背弃了自由主义,而接受了新左派的极左思想,例如法兰克福学院的批判理论和各种后现代理论。他们固然还支持原来的议题,但背后的整个思维体系相较于以往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原本的自由派支持性别平权,种族平权和同性恋自由,是因为他们相信普世价值,普遍人性与个人尊严,也就是美国宪法里所说的:”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若干不可分割的权利……” 他们认为自由平等之光应该普照于每一个人,不论其性别,性向,和肤色,因此才要反对种族主义,性别不平等,对弱势群体的歧视。但新自由派相信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后殖民理论,种族批判理论,酷儿理论,交叉女权主义理论。这一套思想否定普世价值的意义,包括科学的意义,认为民主科学体现了”西方白人的霸权”,也否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无非是权力的载体,群体利益的代言人。这一套思想认为,无形无状的权力塑造了西方社会,渗入了所有人的生活当中,维护着优势权体的特权,现代西方社会本质上是压迫式的社会,自由主义是骗人的,只有将这个社会摧毁,建立一个乌托邦,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新的自由派深陷于学院左派的抽象理论和左翼身份政治之中,和以前的自由派截然不同,以至于在一般人眼中看来,尤其在外人看来,自由派就等于左派,因此White Liberal 在很多人看来就成了White Left,也就是白左。

我本人是反对把白左当作一个标签的,因为白左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范围太大就会变得笼统,笼统就会使人变得有失精确。白左与白左之前的区别,很多比白左与非白左的区别还要大,例如美国的经济左派就看不惯民主党式的新左派,认为身份政治是统治阶级分化瓦解工人阶级的手段,传统的自由主义者也看不惯新自由派,认为他们背叛了美国的立国之本。如果真的要对某些人群进行概括的话,我们应该使用范围有限,更加具体的词汇。对于信奉批判理论,玩身份政治那一群人,我就倾向于用”Woke Left”(觉悟左派),”Postmodernist Left”(后现代左派),或者”Cultural Left”(文化左派),这比白左要准确具体得多。

@StoneLi @Vectorfield 有道理,我倒覺得沒有很合適的翻譯來對應這個詞,可能就是牆國人生造出來的,真要翻譯也該是 idiot left:天真,愚蠢,被極權玩弄的那部分左派,這樣的人哪裏都有,跟人種膚色沒什麼關係

@StoneLi @Vectorfield 一個好玩的現象是差不多只有東南亞在說左派太愚蠢了,而幾乎所有西方人在公開場合都爭先恐後的左,害怕被扣一個“極右”的帽子,卻在私下裏把票投給輿論集中炮火攻擊的偏保守派

Follow

@nil @StoneLi 东欧更是如此,在那些经历过共产党统治的国家中,人们往往能切身领会到左翼极权意识形态的残暴,因此充满警惕。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