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t0405@octodon.social 本想用來互相傳輸文件,但session限制太小,好像5M或10M以下

@t0405@octodon.social 最大好處是匿名,不需要郵箱或手機號註冊

@t0405@octodon.social session 就是有時候信息收發不到

注意,本視頻引起一般舒適,從小白身上壓過去才是極度舒適
youtu.be/XGSP-j8G9_E

@Crowchan 這個教訓是,不管是做舔狗還是做反賊,不要使用和牆國有關的任何聯繫方式

李永樂老師有期節目講到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的結論大概是自控力好的孩子人際關系也會好,將來更可能成功,而自控力的環境就是孩子對父母信任,有自己做決定的空間。但是這在父母對孩子寄予不切實際的期望之上是很難做到的。
我和LP討論,說我觀察到的是,大多做中小學老師的孩子正是因為父母太注重成績,小時候受到的壓力會更大,成績往往也更好,但在青春期董事了之後的成績下降也最大

Show thread

我大概的感覺是,現在的父母普遍對孩子寄予厚望,特別是做老師的父母,或者學歷不高的父母,對孩子期望更高,他們相信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的道理,把自己當初沒好好學習的悔恨加到孩子身上,所以從小什麼都要管,稍不如意就兇狠異常,彷彿對孩子稍放縱一點就是犯罪一樣。
這樣下來的後果就是這些孩子在童年成績都不錯,連消極抵抗的空間都沒有,但是到了青春期擁有自我意識,或者到大學有自己空間之後能夠反抗的就叛逆心理特別重,無力反抗的就抑鬱自閉甚至自殘
這種父母可能到老都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他們會想自己一心為孩子著想,要求嚴格也是為孩子將來考慮,意識不到這種為你好的想法給孩子造成的極大的痛苦

Show thread

如果覺得自己的父母是“挫折教育”,或者覺得自己父母不可理喻,溝通困難,可以花點錢幫他們報點線上課程,效果是肯定可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主動去改善和子女的關係。
我聽LP的課程的理念就是,要改變孩子的問題之前,先改變自己。如果父母們都懂得這個道理,就不會有什麼虎爸虎媽,把孩子逼得生無可戀了

@meina 大概爸爸會覺得支撐這個家的是錢,而媽媽覺得是愛

@Perfume 懷疑這個調查的真實度, 針對「如果要生孩子,是否會以結婚為前提條件?」這個問題,在牆國恐怕至少是90%以上,因爲根本沒有不結婚生孩子的環境,沒有結婚證就沒有準生證,更不給上戶口,沒有戶口的黑戶會多慘不用想也知道。

@tarela@mastodon.social @Crowchan 我周圍有幾十個同事打了,好像都沒什麼反應,可能是牆國疫苗沒什麼卵用纔會沒反應

中文英皇钦定本圣经(CKJV)是使用英文英皇钦定本圣经为原文。编译过程中参考了新
英皇钦定本圣经(NKJV)、中文和合本圣经、Amplified Bible、Complete Jewish Bible。在
对文字意思的斟酌方面,主要参考了希腊文原文词典(Greek Lexicon)和希伯来原文词
典(Hebrew Lexicon)。

docs.google.com/viewer?a=v&pid

前一段那個央行論文裏有一句是“一些东南亚国家因“文科生太多”影响了国家发展”引發爭議,看到有人說學理工就是“培養奴隸”,但我覺得牆國建政以來培養了那麼多文科生也沒見幾個清醒者。搞文科教育本來目的就是爲培養舔狗的,被灌輸幾十年迷魂湯依然能保持清醒者少之又少。學文科的傻逼濃度跟學理工科的傻逼濃度差別並不大。
忘記是哪個大家說過:學哲學或社科歷史之類的都得家裏有錢,不需要靠專業喫飯,這話不無道理,極權國家不需要那麼多舔狗,意識清醒者那屬於生產線次品。
不管生活在民主社會還是極權社會,首先都得生存下去,即使是逃到南韓的逃北者也得靠自己能力賺錢喫飯,不能只會講悲慘故事,所以有點喫飯技能還是必須的,這就是現實。

Show thread

@KnightsTemplar 讓這個王毅背一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試試

我覺得對於年輕人特別是還在學校裏的年輕人來講,可以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學一些感興趣的IT知識,比如繪圖軟件,圖像處理,3D軟件,或者前後端編程,網頁設計等等,畢竟打工的話IT行業比其他行業賺錢會容易一些,也許自己很適合程序設計呢?
看到軟件羣組裏面大家的討論,現在應屆本科生水平好一些就可以拿10K+, 大廠啥都不會就會刷題都可以20K+
說實話搞IT看重能力超過學歷,以前公司就有個小姑娘大學學法律的,跟着男友學了Layout,做的也挺不錯的。
面試時也有年輕人大學學了幾年除了專業名詞什麼都沒學到,畢業後花幾萬報培訓班再學一遍,但效果依然很差。
我想說學知識一個要感興趣另一個要自律,如果這兩個都沒有那還是別花冤枉錢了。網路上開源的學習資料到處都是,0花費只需一臺電腦就能學會,只是需要把別人玩遊戲的時間拿來學習。

Show thread

沉重的話題,每年存幾萬那一定是在夢裡

三十岁存款多少才算正常,現實與短視頻的差距
youtu.be/rihwBNwPxGE

Show older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