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整理資料,看到一張陳皓的《面試中的雞湯和毒藥》

裏面提到的問題我都很贊同。不知道能否看清

比如這條:
你一定要明白, 對於很多公司來說, 真正解決用戶問題的不是前端也不是後端,不是因爲你技術有多好, 而是因爲銷售酒喝得好,回扣給的好,是因爲運營做的好,用戶忽悠的好,技術在這些公司裏纔是真正的輔助,這類的公司除了問題一般都會找技術背鍋

今天说到linux, 陈皓以前写过一篇《应该知道的LINUX技巧》很不错,说到:“在Unix/Linux下,最有效率技巧的不是操作图形界面,而是命令行操作,因为命令行意味着自动化”。
我爲什麼說搞技術的需要會用linux,因爲命令行意味着自動化,點鼠標不是自動化,搞技術的常需要用自動化的思維來解決問題

应该知道的Linux技巧
coolshell.cn/articles/8883.htm

生活不易,長大就意味著責任和擔當

可能又一個被極端女拳害慘的人
youtu.be/QQH5zaoO0vw

@wow 民主國家如果連說不的權利都失去的話,那就跟極權國家沒什麼兩樣了

@flyover 並不是做不到,是比較麻煩,就像google圖書館怎麼做到既讓用戶看到又阻止用戶保存,能做的是阻止第三方看到,並提高用戶保存的成本。

@asherpen 一般數據庫設計不會真的刪除,只是丟一個刪除標記而已。即使真的刪除,因爲是開源系統,要修改也是很容易。
也就是說,不管是私信還是刪除的信息,對方實例數據庫裏應該都可以看到。
這樣的設計的問題是,即使只有幾個用戶的實例,數據量也在不停增長,這樣像pleroma想做到的,把勢力部署在路由器上,是不大現實的

另一個問題,mastodon的一些設計,比如下文提到的:
当一个实例的用户 follow 其它实例的用户时,两个实例的数据库把外来实例用户的信息和 public key,保存在各自的数据库里(也是本地用户和外来用户存在同一个数据表里……)。当外来实例的用户发布新文章时,外来实例的服务器会把这条新文章,主动 push 到订阅了它的那些服务器里存起来。

這種設計就是說你發了一個帖子,這篇帖子要被follow你的所有實例存儲,那mastodon實例註定存儲量不會小,而且你要把發出去的帖子刪除掉就不那麼容易

今天有人提到,服務器一般不會真正刪除掉信息,只是把需要刪除的信息標註,讓前端查詢不到而已。我沒看mastodon的設計,大體也是你發出的帖子同步到其他實例後的刪除也只是標記一下

這樣的話建立一個實例蒐集所有mastodon網路的公開信息並不那麼難。那在毛象網路中保持匿名就很關鍵,安全性並不像我們預想的那麼好

Mastodon 的「去中心化」所导致的……?
blog.fivest.one/archives/5832

Show thread

其實用golang把pleroma的後端重構一下,資源佔用和部署就會容易很多。沒有玩pleroma主要也是雖然資源佔用比起mastodon是好太多了,但部署依然很麻煩
想要的效果是下載個文件丟到vps或路由器上就好了,無非要搞個ssl證書。

Golang fediverse server.
github.com/superseriousbusines

owncloud重新變得有趣起來了,終於想起把php的server用go重構一下了

owncloud.dev/ocis/

发现一套 Go 写的程序,可以和 mastodon、pleroma 等程序互通,但是程序本身类似 Matrix 只有后端没有完整前端,需要配合客户端来使用:

github.com/superseriousbusines

或许这会是除了 Pleroma 之外的又一个轻量级选择——甚至可以用 Sqlite 数据库。

@Perfume 新文化大革命,革意識形態的命,革理性和科學的命,重回愚昧和無知

@Reiki 手機的功耗比PC低很多,CPU性能也低不少啊,RAM大部分是用來看的,哈哈

一本好書:七天用Go从零实现系列
包括实现Web框架,分布式缓存,ORM框架,RPC框架
把這些架構搞搞熟练,就已經是高級水平了

geektutu.com/post/gee.html

抑郁 

@lucyli 有些行業好搞錢,有些行業很難,有些事情感興趣但不好搞錢,有些事情正相反,做自己想做的就好

不停变更的左右含义

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罗伯特·欧文等人的思潮,社会主义开始兴起。社会主义强调团结平等,但这种团结和平等有时是以牺牲自由、独立、甚至民主为代价的。欧文本人就反对代议制民主,敌视律师,抵制法制机构,并且反对了1832年改革法案。早期的著名社会主义者希望建成理性、和谐的社区,认为在法庭和议院上分派辩论是没有效率的。这是1789年以后的左派走偏的第一步。

19世纪40年代,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设想了一种新型社会主义,他们认为,无产阶级终将取得阶级斗争的胜利,并将剥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的财产。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认为,法国大革命所捍卫的原则与权利“无非只是布尔乔亚的理想王国”。因此,这些原则与权利便成为了阶级斗争的祭品。这是走偏的第二步。

1917年,俄国出现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府,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一个一党专政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大清洗和恐怖统治。然而许多左翼人士却支持了苏联政权。自此以后,左派就和极权主义、最低人权、虚假审判、大规模处决、以及对自由的限制和任意没收财产的行为联系起来了。左派一词失去了原本的含义,变得面目全非了。

正如之前提到的,1789年的法国左派其实是反对国家经济垄断的。因此,最初的左派只会反对企业的国有化。基于这些原因,以及其它的考量,我们有理由认为斯大林主义和毛泽东主义其实属于右派。

右派一词一直让人联想起威权主义、歧视、对人民主权的压制、对法律平等的否认。接着,右派又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地兴起的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了。左右两词都拥有了专制独裁、压制自由的含义。

1848年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扭曲了左派一词,使其脱离了启蒙主义的根基,与此同时,20世界上半叶的好战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却使得右派的含义变得相对固定了。直到20世纪60年代,右派依然让人联想起传统主义、民族主义、神权政治,以及法西斯主义。欧美的保守主义者曾经支持过拉丁美洲的独裁政权,并且为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进行辩护。这些保守主义者很恰当地被称为右派。

但是,右派一词的含义最终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右派从民族主义、传统主义,贵族特权的支持者,变成了主张市场经济和私有产权的急先锋。真是讽刺,因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这些诉求原本属于左派的范畴。

1970年代,凯恩斯主义式的福利制度在各国瓦解,信奉自由市场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开始扎根。到了1980年,一些右派思想家又一次在自由主义的地盘上攻城略地,而这些地盘早就被左派他们自己放弃了。到了这时候,不论是市场经济的支持者,还是独裁政权的辩护者,都被当成了右派。

但是很多右派人士—包括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虽然支持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却没有做到前后一致。他们支持大型企业,扶持独裁政权,反对对采取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进行制裁。

他们对自由市场经济的看法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是,由于他们对毒品和卖淫的态度十分负面,并且过度热爱那些保守的、非个人主义的“家庭价值”,因此没有做到坚守原则。话又说回来,许多市场经济的支持者其实是支持民主,反对独裁政治的。

Show thread
Show older
Qoto Mastodon

QOTO: Question Others to Teach Ourselves
An inclusive, Academic Freedom, instance
All cultures welcome.
Hate speech and harassment strictly 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