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打算夸一下 Airbnb 的介面,确实好看,结果每隔几秒就弹出登录窗口,关闭后会重载页面,十分蠢。
#ui
可以把【注册】搞得显眼一些也不用把【登录】藏起来吧?老用户是狗?
#ui
所以当我【Crtl + 点击】以在新标签中打开某个 applet 但突然不想修改之时,点击【Back】是无法返回到结构上的上一级 My Applets 的,这个与浏览器逻辑一致的返回按钮,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设计。这里不是一致性,而是冗余繁琐,浏览器已经有一个那样功能的按钮,就没有必要制作一个相同的东西。 #ui
RescueTime 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了网页介面。
有一说一,b 站 app 的播放器进度条做得的确精巧,特别是小电视那双眼睛,本来是可以提升操作精度的,然而被起步速度要求给毁了。
我好像知道为什么 #UI 逐渐流行下滑返回了(升起的详情卡片),因为屏幕很大,真的很大。
之前做英语翻译作业的时候负责的材料是论述人对图标的认知,其中讲对图标的认知和对文字的认知具有某种相似之处。以汉字(象形文字)为例会更容易理解(想想自己如何认字),那么可以说图标是作为一种语言的存在。
于是联想「设计语言 Design Language」,妙啊。(串起来了!)
视线回到眼前的各种现代用户介面设计,过度抽象的图标、按钮、布局、反馈等等对于我们这些熟悉「原本的语言」的人来说是容易掌握的,反之,比如长辈们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会有很多困难,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们的自私」,制作和使用电子产品的主要人群共同的自私。好笑的是有时候连我们都不知道如何上手,很多人只用到软件可能 1/3 的功能。
当我初步了解 iPhone 4 时候 (iOS 4) 的用户介面设计理念(比如滑动解锁),我觉得奇妙,后来 iOS 7 至今(实体按键也被移除),我会觉得这是专属我们老手的产品,其他新手(比如长辈们)被抛弃了。评判两种设计风格的优劣似乎是不好的,但我仍然认为拟物的包容性、适应性更好。现在 iOS 就是矛盾的集合体,过度抽象的交互设计和「你不需要知道闪存是什么」的产品设计。
我原本以为触屏介质意味着更强的掌控感,更低的学习成本,因为介面元素是抓手的,「哪里不会点哪里」,结果现在的介面根本无法传达这样的意思,只会让新手觉得迷惑。手势操作真是极致。再举一个普通的例子,我见过一个可滑动的列表没有任何关于此的暗示(比如滚动条或者被挡住一半的元素),相信我们能知道它是可滑动的纯属习惯、尝试或者运气。抽象其实是复杂化。当我们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并分享到社交网站的时候,应该觉得可耻而不是高兴。(除非它是彩蛋,是真的而非公关话术。)
用户介面设计应该向那些老派的实物用品设计学习。
(外行人不必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发言,有时是 naive,有时也是提供一种角度的可能性。)
某个第三方微博客户端有个很独特的交互,通常刷新会将首页滚动到顶部,但如果此时突然不想看新微博,还可以将首页滚动到刚刚阅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