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台海的游來游去~
"美國海軍第7艦隊新聞稿指出,勃克級飛彈驅逐艦「魏柏號」(DDG 54)在符合國際法的規範下,於當地時間18日例行通過台灣海峽,表達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之承諾,未來將持續合法航行。
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以來,4個月內這是第5度美國軍艦航行通過台灣海峽,包括2月兩次,3月、4月和5 月各一次,均為勃克級飛彈驅逐艦。"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4 月接任印太司令,這是他上任後首度出訪外國。阿基里諾3月時曾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憂心表示,中國併吞台灣的威脅「比許多人理解地更加迫在眉睫」。
菅義偉昨天接見阿基里諾,兩人在會中達成共識,強烈反對中國企圖片面改變包含東海在內等地區的現狀;在北韓情勢方面,也確認日美兩國將緊密合作。"
「為了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力,美軍的印太司令部計劃在整個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上建立一個飛彈網路,將會涵蓋從日本的沖繩延伸到菲律賓的範圍。這樣就能使得在軍事衝突初期階段時,反艦和防空飛彈能反擊中國解放軍部隊,以爭取時間從美國獲得增援。」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的發言:
「帕帕洛強調,自己的職責是防止台灣被中國武統,要讓美國艦隊能夠挫敗中國顛覆世界秩序的野心,帕帕洛對於麾下官兵、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等單位表達自信,也肯定美軍的作戰策略,以及與盟友的團隊合作,他認為多方努力下,有信心能夠阻止中國。」
[ That duty includes delivering a fleet “capable of thwarting any effort on the part of the Chinese to upend that [world] order, to include the unification by force of Taiwa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admiral said. “But I also feel confident in our Sailors, Marines and Coast Guardsmen … as well as our operational designs to thwart such an effort with the teamwork of our allies and partners.” ]
【美國若削減目前部署在第一島鏈的部隊,就代表必須加強第一島鏈國家的軍備。這不只符合今日美國籌組圍堵網以反制中國的目標,可能也會受到第一島鏈國家歡迎。一方面可以減少分攤駐軍費用,降低美軍基地與當地居民的衝突,亦能強化自身的防衛能力,增加國家的自主性。對美國來說,也能改變從二戰結束後,長期擔任西太平洋安全維護者的情況,讓盟邦在承平時期扮演更吃重的角色,節省龐大的軍事支出。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反而會強化美國與其盟邦在第一島鏈的整體戰力。美軍不斷增加長程攻擊能力,加上積極擴張軍備的第一島鏈國家,將形成新的銅牆鐵壁。】
"從圍堵戰略的觀點來看,美國希望避免在台海發生戰爭,是想要以最低的成本來維持圍堵線。如果真的不幸爆發戰爭,美國不是被迫投入大批部隊,就是要退守到第二島鏈,這都會讓圍堵中國的成本大幅增高。對美國而言,最有利的情況,是擁有一個安定、繁榮、親美的第一島鏈,再加上南韓與澳洲,逐步封鎖中國,並利用科技戰與貿易戰來削弱中國,最後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
“对于菲律宾的海上防卫来说,最重要的地方是菲律宾以北、台湾以南的海域;日本最在意的就是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台列屿)附近海域,也就是日本西南方、台湾的东北方。由地理位置来看台湾就是枢纽,再由对中共政治作战的专业程度而言台湾应该是经验最丰富的,所以台湾参与菲、日的军事合作与联合演习不是选择,是必须。”
前美國印太司令退休逾半年後的再發言或許是說給岸田政權聽的?
[ 關於台灣突發事態,戴維森表示今後6年“對於美國、台灣、日本以及整個東亞而言都是令人擔憂的時期。我現在也這麼認為”。他表示包括火箭軍在內,解放軍的能力提升了。
對於美軍探討的沿聯結沖繩、台灣和菲律賓的第一島鏈部署導彈,戴維森表示為了防備危機,美國擁有單獨部署能力“很重要”。]
[ 中國在南海以及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所在的東海也加強了攻勢。戴維森指出,有必要讓中國認識到對地區施壓將付出“巨大代價”。
他還強調,考慮到朝鮮、中國和俄羅斯,美軍在駐日美軍專用設施集中的沖繩進行部署對東亞安全局勢而言“非常重要”。]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1/12/e02f8e772bb9-6.html
"美國海軍陸戰隊、日本自衛隊與台灣海軍,都不約而同地發展射程更長、性能更好的陸基反艦飛彈系統,並不是巧合。這是面對中國軍力快速發展,海軍艦隊已構成巨大威脅下,最為有效且成本最低的反制方式。
美國雖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艦隊,但整體的艦艇數量已落後於解放軍,再加上西太平洋距離美國本土較遠,卻在中國的家門口,讓解放軍擁有地利之便。美國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下,除了計畫以無人艦艇來彌補數量上的劣勢,也積極讓空軍與海軍陸戰隊發展制海武器,並試圖強化第一島鏈的反艦能力。"
波頓老爺子說的應該是米國鷹派立場:
“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一樣,美國的決心和可靠性會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不會更好也不會更壞。邱吉爾曾經這樣說:「你永遠可以指望美國作對的事情 —— 通常是在他們嘗試了一切之後。」
美國應對中國威脅必須是全球綜合性的。最重要的是把過去空白的時間填補起來,同時在中國威脅變得越來越強大之前,預先建立起威懾架構。”
美加再次游過去~
“美軍今天表示,美軍勃克級(Arleigh Burke-class)導向飛彈驅逐艦「杜威號」(USS Dewey)14日、15日與加拿大皇家海軍哈利法克斯級(Halifax-class)巡防艦「溫尼伯號」(HMCS Winnipeg)一同通過台海。”
中國特別打造了同尺寸靶艦來測試反艦飛彈:
"從過去衛星圖像時程演變來分析,「航艦標靶」約在2019年3月至4月間開始建造,2019年12月則大幅拆除,今年9月下旬開始重建,10月初大致上建造完成。而在「航艦靶場」的鄰近地區,中國先前則是曾經試驗有「航艦殺手」之稱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對於美軍艦隊的針對性不言而喻。"
這時候釋放中國在新疆沙漠裡的反艦飛彈模擬基地也是很有效的爭取預算招, WSJ還很好心的把台媒報導作為第三方佐證~😆 😆
[ For around two decades, China is known to have used ship mock-ups in its remote deserts for target practice, and in 2013 a Taiwan media report reported strikes by a missile dubbed the “carrier killer,” the DF-21D, on a structure designed to look like the body of a U.S. aircraft carrier. ]
中國第三艘航母的進度與照片也被放出來了:
"Initially th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had estimated the Type 003 would be ready for active service by 2023, but it has now pushed that date back to 2024."
補一下美國的節制派主張:
"他們的主要論點,是中國目前雖然對台灣展開各種文攻武嚇,但主要的目的在防止台灣走向法理獨立,在短期內並無意攻台,因為這付出的代價太高,不是目前中國與習近平所能承受的。外界炒作台海可能開戰的議題,反而會幫助中國恫嚇台灣民眾,造成反效果。"
彭博報這篇驗證了台海情勢繼中東及波斯灣後成為國際最關注衝突區域:
"● 地緣政治
台海局勢的任何升級,包括封鎖或中國直接入侵,都可能將其他全球主要大國捲入其中,包括美國。超級大國戰爭是最糟糕的情況,其他假設情境包括(恐凍結中美關係的)制裁行動,以及台灣半導體業的崩潰。台灣晶片行業對從智慧手機到汽車的全球多項產業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害我又想起徐某人對這個議題做的影片~🤣 😆
"報導引述評論員石宏表示,從3條電磁彈射軌道的公開,顯示福建艦現已進入到了建造尾聲。也就是說,福建艦基本已成型。除了一些艦上設備還沒有安裝、甲板上的劃線暫未完成,基本上可以說是已經完成了。這也就意味著福建艦距離海試的時間是越來越近了。
其次,3條電磁彈射軌道,這是有中國特色的。因為真正的大甲板航艦實際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才有。像美國海軍航艦都是4條彈射軌道,但是真正用的也是3條。因為其中1條是備用道。"
補徐某人那邊的福建號靜載彈射測試影片:
持續爆料不手軟:
"兩個基地有若干類似特點,包括標靶外觀類似美國航空母艦,以及航艦標靶朝向相同方向。至於差異之處,則是九日公佈新靶場內只有一個航艦標靶,但七日公佈的靶場內則除了有美國航艦外觀的標靶,還有至少兩個美國海軍勃克級(Arleigh Burke-class)神盾飛彈驅逐艦外型的標靶;另外,七日公佈的航艦標靶是等比例標靶,九日公佈的則比較小,長度一七三公尺,約美國尼米茲級(U.S. Nimitz)航艦的一半,疑似固定在地面,類似第一個基地內的驅逐艦標靶。此外,跟稍早發現不同的是,新發現的航艦標靶的艦島清晰可見,似乎配備更大的雷達反射器。"
第七艦隊所有伯克級都游過一回了嗎?
""The ship's transit through the Taiwan Strait demonstrates the U.S. commitment to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flies, sails, and operates anywhere international law allows,"
https://news.yahoo.com/u-warship-again-transits-sensitive-022129382.html
裴洛西訪台後諸多明確事實顯露之一:
"「你們都看到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時,中國對他們的船艦做了什麼…他們把船艦部署在台灣東側,作為一種封鎖手段。」
這些船艦上的地對空飛彈,將為共軍創造出維巴赫所謂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 A2/AD)接戰區。由於行經這個空域有被擊落的風險,藉此降低敵軍戰機飛越意願。"
「中國崛起讓國際舞台焦點逐步東移,北京在南海島礁的軍事化為區域帶來不安、台海軍事緊張可能引發的動盪、第一島鏈穩定受到威脅的全球風險,都讓印太區域穩定逐漸成為國際議題焦點。確保台海和平,不僅能確保區域穩定,也能確保國際安全。
也因此,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5月初在倫敦舉行會議,會後發表的公報首度列入台灣,強調重視台海和平穩定;近日在倫敦舉行的G7領袖峰會公報,也表明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決兩岸議題。這是G7前身G6自1975年成立以來,36年來首度在峰會聯合公報中納入友台文字。
隨後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美國領袖峰會後發布的公報,同樣重視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並鼓勵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議題。」
歐美高峰會公報第五頁的東海、南海、台海議題:
“26. We intend to closely consult and cooperate on the full range of issues in the framework of our respective similar multi-faceted approaches to China, which include element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systemic rivalry. We intend to continue coordinating on our shared concerns, including ongo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in Xinjiang and Tibet; the erosion of autonomy and democratic processes in Hong Kong; economic coercion; disinformation campaigns; and regional security issues. We remain seriously concerned about the situation in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and strongly oppose any unilateral attempts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and increase tensions. We reaffirm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international law, in particular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noting its provisions setting forth the lawful maritime entitlements of States, on maritime delimitation, on the sovereign rights and jurisdictions of States, on the obligation to settle disputes by peaceful means, and on the freedom of navigation and overflight and other internationally lawful uses of the sea. We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encourage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ross-Strait issues. We intend also to coordinate on our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with China on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non-proliferation, and on certain regional issues.”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media/50443/eu-us-summit-joint-statement-15-june-final-final.pdf
從即時航運圖看, 要封鎖航運量能高度密集的台灣海峽, 等於跟日韓宣戰沒兩樣了...
"China could try to strangle Taiwan economically. Business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grown into a dense web of interdependence: Taiwanese companies have invested $190 billion on the mainland, and more than a million Taiwanese live there. Yet these ties are now fraying as talk of economic decoupling occupies businesspeople and politicians in Taiwan. Faced with this undesirable trend, China could mount an economic blockade to coerce Taiwan into submission, as the United States tried with Cuba in 1962. This strategy would rely on China’s military and come with the risk of escalation as the U.S. tried to end the blockade."
https://thediplomat.com/2021/07/dire-straits-taiwans-fragile-status-quo/
"絕對沒有人料到的是,貨櫃化開啟了巨大的改變,決定產品該在何處製造以及如何製造,且為開放運輸監管提供了重大了推力,並從旁將東亞整合到過去以北大西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中。貨櫃化將減少碼頭工人的工作是打從一開始就很清楚的事,但沒有人料到貨櫃將導致製造業和批發業的工人也大規模失業,畢竟他們之所以被雇用,長期以來就與附近有碼頭的地利息息相關。政治領導人、工會主義者和企業都犯了代價高昂的錯誤,因為他們未能了解貨櫃的影響。美國的鐵路公司在一九六○年代和一九七○年代曾竭力抗拒貨櫃化,深信貨櫃將摧毀鐵路公司的車廂業務,也無法想像到了二○一○年代,他們每年將載運一千四百萬個貨櫃。許多船運業大亨——最後包括麥克連本人——因為誤判貨櫃業的發展而帶領他們的船運公司到破產的境地。此外,在貨櫃船運早期的年代,當然也沒有人預見這個在美國誕生的產業後來將由歐洲和亞洲的公司宰制,原因是掛著美國國旗的船運公司傳承了市場保護和繁複的監管,事實證明,他們最終都無法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競爭。"
"雖然貨櫃化只是全球化的原因之一,全球化自十九世紀即開始發生,但是因為貨櫃化所造成的全球化,使運輸成本大幅下降,不再是成本函數裡的重要部分。國際生產過程分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因為運輸成本的降低得以完成,使消費者受惠,更改變了貿易型態,尤其是中間財的貿易大幅上昇。亞太地區國家尤其是中國等低工資國家的崛起,使得距離遠近已不再是重要的決定因素,有管理佳的港口與充沛的需求即可。"
"合外電報導,經過幾個月的談判失敗後,加拿大30個港口的7000多名碼頭裝卸工人和49名雇主發起罷工,這次罷工由國際碼頭暨倉儲工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 and Warehouse Union, ILWU)率領,將影響卑詩省約30個港口49間海運公司,包括加拿大最繁忙的溫哥華港(Port of Vancouver)及魯珀太子港(Port of Prince Rupert)等。
這場罷工將影響美國與經由加拿大運送到其它市場的貨物,衝擊不小。碼頭營運商表示,2020年經由西岸港口處理的貨物量,佔加拿大貿易商品總量的16%。光是溫哥華港每年就處理了價值約3050億加元的貨物,為加國貢獻年產值119億加元。"
資安攻擊連港口都遭殃:
[ 該協會表示,此次攻擊是以俄羅斯為據點的黑客犯罪團夥“LockBit3.0”所為。協會稱未聯繫黑客團夥,也沒有支付贖金。
名古屋港是汽車產業聚集的東海地區的門戶,自2002年起貨物吞吐量居全國首位。此次系統故障令豐田汽車公司零部件裝卸作業也被迫暫停,該公司稱“關注對生產的影響”。因系統不同,整車的物流未受影響。]
這是八國聯軍專用的促進修法吧? 😅
" 中國13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於今年4月間通過新修訂的「海上交通安全法」,並公告新法將於今年9月1日施行,全文共10章、122條。法條內容包含「特定船舶在進出中國領海時,應向中國海事管理機構報告,且須持有有關證書,並接受指令和監督」、「外國籍船舶可能威脅中國內水、領海安全的,海事管理機構有權責令其離開。外國籍船舶違反中國海上交通安全或者防治船舶污染的法律、行政法規的,海事管理機構可以依法行使『緊追權』」等。
針對相關內容,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所長蘇紫雲先前就曾對《中央社》指出,中國利用法律擴大灰色地帶衝突空間,各國都擔心此法將成為海上衝突的不定時炸彈。他並指中共的「管轄海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定義比「沿海水域」更寬。且中共在南海建造許多人工島礁,並稱周邊12海浬皆為領海,形成強制排他性,讓中共在各國執行自由航行任務時有執法藉口"
美國的反應: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今天在媒體簡報會上表示,事情核心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美國堅定認為所有國家,不論大小,都應在領海權上遵循一套全球通用規則。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規範,不論是沿海國或內陸國,其船舶均享有「無害通過」(innocent passage)他國領海的權利。只要不損害沿海國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通過就屬無害。
UNCLOS也要求,沿海國不得妨礙外國船舶無害通過領海,包括對外國船舶強加要求,造成否定或損害其無害通過權利的實際後果。"
“总体而言,区域国家将台湾视为美中在亚洲安全紧张局势的晴雨表,并在自己的安全决策中将台湾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对这种‘蛮力’战略的强烈抵制。是的,我们不知道这种反弹是否足以阻止或击败中国对台湾的行动,但是,通过增加更多潜在的平衡力量,它肯定会使北京对台湾的行动计划和环境复杂化。总的来说,在我看来,这是这种策略的失败。”
https://www.voachinese.com/a/china-Taiwan-pressure-backlash-08022021/5988051.html
台海問題始終是國際化而非美國媒體筆下中國內戰後一個自治島嶼的內政問題:
「戰爭從來都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它發生了,將產生改變世界的後果。繁榮的民主可能會被消滅。中國共產黨要麼大膽躁進,要麼煩亂動搖。鑑於台灣在半導體行業的主導地位以及美中貿易的中斷,全球經濟可能遭受的衝擊將會遠大於烏克蘭戰爭造成的衝擊。美國極可能會捲入與擁有核武超級大國的第一次直接軍事衝突。
無論美國是否親自介入戰爭,都無法免於台灣遭受中國侵略的後果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台灣的問題本身就是美國的問題。」
https://pourquoi.tw/2022/11/10/taiwan-prepares-to-be-invaded/
這也是澳洲去年一口氣大幅拉高國防預算的理由。印太環海諸國都在為十~廿年內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
[The 355 number is not holy writ, and Pentagon press secretary John Kirby weighed in with the obvious that “a fleet of 355 tugboats” wouldn’t mean much for American defenses. But as many naval experts have noted, what a carrier and a frigate have in common is that they can only defend one sea at a time, and quantity has a quality all its own. There is a narrow window to turn around the decline. Building ships takes years, and the U.S. is deciding today the fleet the country will have if China provokes a maritime conflict in 10 or even 20 years.]
https://www.wsj.com/articles/threats-rise-u-s-defense-falls-11623798082
年底重新檢視美國印太戰略在軍事及外交的雙重調整操作:
"如果美國推出國防戰略的時間早於日本的國安戰略,我們就大概可以預期日本國安戰略的走向,甚至包括是否美日同盟會繼其2015年的指針修正後,再度出現新的修正等。同樣的預期也可能會發生在美澳同盟的發展上。
就在美歐展開對中政策,與印太戰略對話的同時(12月2日),美韓的安全協商會議(Security Consultative Meeting)也同步展開。除了對美韓軍事演練,戰時指揮權交還韓國的評估作業、對兩韓與美朝關係的分析外,今年五月美韓峰會對台海和平的關切文字再度出現。
當峰會已經出現過這些文字後,於部長級會議的公告再度出現,顯示這已經超越政治表態,而是開始有著具體作為的意涵。我們當然不會預期台海有事時韓軍會加入協助制中,但美國一旦決定介入後,很可能駐韓美軍也會有相當角色的扮演,而這就會牽涉到美韓同盟的動員與調整,類似在反恐與對伊拉克戰爭時,就有駐韓美軍被調去打對伊戰爭狀況。"
"在外交場域的最近發展也值得注意。美歐在12月2日的對中政策對話過程,曾提到美國已經開始在其他國家部署類似「中國政策專員」,專門針對中國的全球性與區域性存在議題,其數量還有十八位。而日本於明年進行外務省的內部組織調整,在中國課內,負責台灣事務不再是主責台日雙邊關係的「台灣班長」,而由處理跨域議題的企劃官擔任,位階應有提升,負責的領域也不太一樣。日本外務省這個調整除了反映其對台海議題的複雜性與多樣性的體認外,也顯示日本對台灣議題,也不再只是從台日雙邊關係如何影響日中雙邊關係的框架處理。
而美國的全球新部署也表示美國抗中的作為會直接反映在其多個中國以外的雙邊關係上,而不只是在華府的國務院大廈中"
台灣要規劃出自己的印太戰略:
"從更廣的角度看,美日同盟的台海維穩策略是美日各自的「自由與開放印太戰略」之一部份。事實上針對印太地區,不僅是美日各有其印太戰略,法國與印度於2018,東協於2019年,也都發布其印太戰略。2021年德國與荷蘭也先後提出其印太戰略,去年(2022)歐盟也嘗試提出更完整的印太戰略文件,惜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暫時中止。連位處中歐內陸,與海洋沒有任何連結的捷克,在去年(2022)十月也發佈其印太戰略,如果再加上加拿大在去年十二月以及韓國在去年年底,也都公布其印太戰略,並預期澳大利亞可能會在今年三月的戰略防衛評估(defense strategic review)正式提出其自身的印太戰略。
而這些提出印太戰略的國家,多數都對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公開提出關切,也不同意中國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這些發展顯示了印太區域的重要性與各大國對此的重視程度,其同步對台海議題的重視,更告訴身處印太區域中心的台灣,台海安全的國際化在戰略上是與各國發佈印太戰略的發展有直接關係,也代表台灣在建構自己的台海穩定策略時,有必要藉由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一方面宣告自己對這個區域的戰略想像,以及其與台海維穩的關係,同時也能以此與其他有類似戰略設計的國家展開對話。
特別是對台灣而言,這個印太戰略還要能反映現在的區域現實。中國固然很重要,兩岸關係與台海的和與戰更是關切台灣生存最重要的議題,但合適的處理卻不是將兩岸關係提高與放大到佔取所有戰略視角的程度,兩岸無法高於台灣的外交政策,相反的,針對全世界重視印太,關切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反對中國單方面改變現狀的發展,台灣必須將自己的對中政策放在其印太戰略之下,才能適切的經營台海關係。如果將兩岸關係處理與印太戰略當成台灣對外事務的兩條獨立主線,台灣將會持續陷入如何友中與如何盟美的困境,而不是在印太戰略下與各國共同討論與協調對中政策及台海維穩作為,更會因此失去透過多邊安排以同時架構對美與對中戰略的機會。"
印太戰略下的對中戰略是基於台海已進入多邊國際化(納入日澳印歐盟)而無法回到舊有美台中三角關係的現況:
"當在台灣的印太戰略下提出對中國的戰略,這意味著在安全議題上,過去所謂的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必須放在印太的多邊框架下處理。也意味著在經濟上,台灣更須將對中國的經濟策略與印太友盟對中國的經濟策略同步,並尋求協調一致。也意味著台灣對中國政策無法自外於印太戰略對自由與開放的要求,這代表鞏固人權捍衛民主的基本價值必須帶回到對中戰略中。
台海安全國際化意味著台灣在設計兩岸和平互動架構時,要有意識將這個互動架構予以多邊化方式處理。我們希望達到的台海維穩不再只是存在於美中台三方,而是包括印太以及對台海穩定有相關利益的各方利害相關者,共同組成一個維護台海和平的多邊框架,在維繫台灣民主、捍衛台灣認同與保衛台灣的國際生存權等前提下,建構各方的共同認識與形成共同承諾,為台海的和平與穩定建構出可永續的多邊安排。形成這個可永續的多邊安排將會是台灣印太戰略的重要內容。
由於需要這個安排與中國在軍事及外交上有意破壞台海現狀有關,因此這個多邊安排也需要觸及如何合適處理台灣的國際參與以及台灣的國際位置等問題,同時讓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以及台灣的國際組織的參與可以更明晰化(如果能更正常化就更好),且有更一致的標準。"
印太局勢的多角化必然趨勢可反過來從印度牽制中國角色來切入理解:
"If the US, Japan, and Taiwan jointly cooperate with India, China will not be able to concentrate its military expenditure against Taiwan because it will need to respond to India. Cooperation with the three countries is beneficial for India too, in terms of its conflicts with China along the Himalayan border region. To raise the credibility of this idea, strike capability is key. Recently, not only India and the US, but Japan, Taiwan, Australia, Vietnam, the Philippines, and South Korea have all been improving their strike capabilities. China would be forced to spread out its defence capabilities and expenditures if it were surrounded by formidable strike capabilities. Cooperation between India and the US, Japan, Taiwan, and others could create a situation that will deter a Chinese invasion of Taiwan."
https://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how-can-the-world-prevent-china-from-taking-over-taiwan/
印度顯然也注意到多角化局勢中的台灣關鍵性:
"「今日印度」(India Today)新聞網9日報導,印度前海軍司令辛赫(Karambir Singh)、前陸軍司令納拉瓦內(Manoj Mukund Naravane)及前空軍司令巴道里亞(RK Singh Bhadauria),最近訪台參加「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
"印度「鑄幣報」(Mint)新聞網日前也報導印度退休將領訪台的消息,並稱印度與台灣在同樣面對中國威脅之際尋求促進戰略合作。
「鑄幣報」並稱,3名退休將領受邀訪台,顯示台灣正尋求與印度建立「二軌對話」。"
不只陸海空三軍,現在印度跟台灣的合作延伸到網路反擊:
“在对印度进行网络攻击的对手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活动日益增多之际,印度军队已经启动了一个名为“指挥网络行动和支援翼(CCOSW)”的新专业部队,以应对在网络战中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印度国防网络局正在三军层面处理这些问题。国防网络局(DCyA)是印度军队的三军指挥机构。该机构总部位于新德里,负责处理和对抗网络威胁。
知情官员表示,印度国家安全机构与三军合作,持续进行网络防御演习,以评估印度关键的民用和军事基础设施对抗网络攻击的能力。”
@Perfume 看来珍珠港近在眼前
直接將作戰風險區域劃在換日線以西, 擺明是做好打海戰的準備了...
[“The most dangerous concern is that of a military force against Taiwan. To combat that, the forward posture west of the international dateline is how [current INDO-PACOM Commander Adm. Phil] Davidson describes it – and I concur with that: forces positioned to be able to respond quickly, and not just our forces,” Aquilino said.]
https://news.usni.org/2021/04/21/senate-confirms-aquilino-to-serve-as-next-indo-pacom-comma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