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議題的法國聲音:
"兩年前,一艘中國船為了阻止一艘美國軍艦在南中國海航行曾經近距離靠近美國船隻,離船尾的距離僅為五十米,這是違背海上航行的國際規定的。我並不相信美國或者日本船隻會作出同樣的行為來干涉中國艦隊的操練,儘管三國之間在南海問題上存在諸多分歧,但是,中國人完全有權利在南海進行操練,無論南中國海是否屬於中國,同樣,其他國家的船隻也同樣有權利在南海航行,因為這裡並不是中國的內海。"
"當然,我們去南中國海,北京會不滿意,但是,法國此舉的目的就是要捍衛聯合國的公海自由海洋的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是由一百多個國家簽署的公約,這一公約不能夠因為某一個國家的利益而被棄之不顧。這是法國軍隊巡航的唯一原因,在瑪麗安娜巡航任務結束之後,現在又有 代號為聖女貞德的演習,法國海軍將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海軍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在演習結束之後,法國軍艦將返回土倫港,這也是一次捍衛自由航行的演習,在一個可以自由航行的海域,南中國海並不是中國的內湖,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一條內湖。"
布林肯與馬克洪會面後的美國國務院新聞稿:
"They discussed Transatlantic cooperation in address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coercive economic practices and attempts at undermining the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blinkens-meeting-with-french-president-macron/
紐時對美法會談的報導:
[ Such Gaullist assertions of independent French strategy tend to play well here, and Mr. Macron plans to run for re-election next year. In the end, France joined the other large, wealthy democracies at the G7 in making clear that they saw China and Russia as repressive and aggressive ideological rivals, and other NATO members in saying China presents “systemic challenges” to “areas relevant to military security.”]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628/blinken-france-china-macron/zh-hant/dual/
“阿梅洛說,目前歐盟印太戰略非常簡單,「且很奇怪,竟沒有提到作為經濟之肺及海軍熱點的南海地區。這表明歐盟國家在面對中國議題與印太強權競爭時,難以達成一致立場」。
然而,印太區域可以成為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PESC)的實驗室,「若歐盟想要有可信度與正當性,這是必要的」。
阿梅洛說:「此戰略應建構在保護民主自由秩序、尊重自由航行與台灣主權之上,以歐盟國家共同利益為核心,並讓歐盟在印太區域擁有發言權」。
主要海軍核心國應在印太區域相互支援並提前部署,以便能定期執行「自由航行任務」(FONOP),並與當地夥伴,包括印度、日本、澳洲、美國、台灣及東協,進行雙邊或多邊聯合軍事演習。他認為,歐盟核心國家應該增加海軍工業上的合作,不僅強化軍力,更提供南海周邊國家技術專業上的協助,發展其海上軍力及監控能力。”
法國與印度的太空領域合作其來有自:
"According to Indian media reports, one key area that will be part of the dialogue is ways and means to protect space assets. The rapid growth of counter-space capabilities by China is a serious development that India, France, Japan, and the U.S. have been grappling with. China’s growing inventory of counter-space capabilities is something the Indo-Pacific powers can no longer ignore. Although China has repeatedly reiterated that its space program is purely peaceful, India as well as other Indo-Pacific space powers remain concerned about China’s recent advances in outer space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strategic and security risks.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stakes of China’s counter-space capabilities are sufficiently challenging for India and France as well as other space players to come together and develop a shared sense of gaps and vulnerabilities that they may be exposed to. This competition and risks are only likely to grow in the coming years as outer space is increasingly caught up in the changing geopolitics and major power competition. "
https://thediplomat.com/2021/09/india-france-agree-on-space-security-dialogue/
法國與印度在艦艇的合作:
"「船帆座號」是「印度P75號」專案計畫(P-75 India)的一部分。在此專案計畫之下,印度將興建6艘鮋魚級攻擊潛艦,由法國海軍船舶集團(Naval Group)提供技術協助、印度國營馬札岡船塢公司(Mazagon Dock)在孟買承造。"
"印度國防部新聞稿未提及此級潛艦的規格與能力,但根據媒體報導,鮋魚級潛艦水下航度可達20節,4節航速下續航力1020公里,具反潛、反艦及布雷能力。
此級潛艦中的一部分將採用絕氣推進系統(AIP),讓潛艦可在無需獲取外部氧氣供柴油主機運轉的情況下,更長時間地潛航。"
一套電磁推射系統換近廿年支持安穩,超划算!~
"根據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新聞稿指出,法國政府向美方要求購入1套電磁式飛機推射系統、2組發射器裝置;及1套先進攔阻系統和3組引擎裝置,同時包含了陸基測試備件、船艦安裝與操作維護人員培訓等服務,總價為13.21億美元,美國國務院於21日宣布批准出售。"
"未來,美國政府所出售的新型電磁式飛機推射系統,將會安裝於法軍預計將於2025年建造的「新世代航空母艦」(Porte-avions de nouvelle génération)上,有望提昇該艦的起降效率,增加美法戰機間的操作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以改善北約盟國的安全,但不會改變區域的基本軍事平衡。
2033至2038年,美國政府及承包商代表共40人,每年將撥出10週前往法國,支持「新世代航空母艦」安裝新型電磁式飛機推射系統的「飛行甲板認證」(Flight Deck Certification)及艦載機適應性測試(Aircraft Compatibility Testing)等工作。"
第一次看到美方新聞稿格式發得這麼亂七八糟的...
"This proposed sale will support the foreign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helping to improve security of a NATO ally which i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progress in Europe.
The proposed sale will result in continuation of interoperabili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EMALS and AAG will be incorporated in France’s next-generation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 France will have no difficulty absorbing this equipment into its armed forces. "
法國國會訪台成員很有意思
「外交部傍晚發布新聞稿指出,訪團成員除了團長李察(隸屬法國執政的共和國前進黨)外,另包括友台小組兩位副主席布依松(Max Brisson)及喬瑟芙(Else Joseph)(都隸屬共和人黨)、外交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卡迪克(Olivier Cadic)(隸屬中間派聯盟)等4位跨黨派參議員,以及參議院友台小組執行秘書高玉笛(Judith Bout)」
法國在印太戰略上的清楚表態比德國明確得多:
「甫結束訪台行程回國的法國外交暨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參議員卡迪克(Olivier Cadic)昨天在外交暨國防委員會聽證會中,就台灣議題質詢帕利(Florence Parly)。
帕利答覆,有鑒於中國近來騷擾與台海緊張情勢升溫,法國海軍史上第一艘專為電子偵察而建造的偵查艦德普易德洛姆(Dupuy-de-Lôme),近日確實行經台灣海峽。」
德國慢吞吞跟上印太戰略潮:
"美軍第7艦隊在臉書指出,獨立級濱海戰鬥艦「杜爾沙號」(USS Tulsa)與「傑克森號」(USS Jackson)隸屬於第7艦隊中的第7驅逐艦中隊,目前正部署於第7艦隊的作戰區域。兩艘獨立級濱海戰鬥艦在18日一同與「巴伐利亞號」航行於菲律賓海,並進行合作演練,加強美德兩國軍事合作經驗。"
歐洲軍艦們紛紛趕在耶誕節前回家啦~
"即將返航的德國海軍巡防艦「巴伐利亞號」,13日再次與海自護衛艦「夕霧」在沖繩南方海域進行聯合演訓。根據產經新聞報導,除了美軍以外,自衛隊與他國軍隊在短期內進行多次聯合演訓可說極為罕見,似也為了展現兩國加強合作,以聯手牽制中國。
巴伐利亞號在8月從德國離港,在各地靠港並與各國軍隊進行聯合演訓,上月抵達日本,這也是德國軍艦相隔20年後再度於日本靠港。報導指出,德國政府去年9月制定「印度太平洋指針」,加強對印太地區的參與。另一方面,德國與中國有密切的經貿關係,巴伐利亞號曾計畫在上海靠港,但遭到中國拒絕。
巴伐利亞號抵日後曾參加監視北韓海上走私交易行動並與海自進行聯合演訓,之後至南韓靠港,近期即將返航。"
法國現在才啟動調查也太緩不濟急了:
"法國國防與國家安全總祕書處(SGDSN)總祕書長布雍去年7月在國民議會中說:「中國人四處監視,透過加入主義(entryism)、滲透和占有手段而見獵心喜。」
最新案例是今年3月,法國半導體大廠Ommic的2名法國與2名中國員工因非法將公司技術與產品轉移給中國和俄羅斯而遭逮捕及起訴。
Ommic是法國尖端半導體大廠,幾年間卻逐漸被中國神秘商人把持,不斷向中國和俄羅斯傳送先進電子零件與敏感的科技製程。情節嚴重,法國法院下令扣押公司大部分股份,為法國對私人商業公司前所未有的司法措施。"
驚訝: 原來黃海也是法國軍力出沒點?
"法國海軍自2018年以來,與其他8國家共同執行聯合國針對北韓的禁運令,法國海軍一支特遣隊於10月中轉移駐紮地,從法屬玻里尼西亞移至沖繩縣的普天間美軍基地,派遣「獵鷹200」(Falcon 200)偵察機在黃海一帶監視北韓走私。"
法國行政部門終於在米國的陪伴下跟上立法部門的腳步:
“法國智庫戰略研究基金會(FRS)台灣安全暨外交計畫主任博達安(Antoine Bondaz)近日向中央社指出,過去幾十年法國官方都忽略台灣,但今年提到台灣與台海的次數前所未有,顯示政府意識到台灣議題重要性。
博達安舉例,法國2月在印太戰略文件中點名台灣,馬克宏9月1日對法國外交官的演說上首次提到台灣與台海,11月公布的最新戰略報告中也提到台海穩定。
此外,今天的聲明指出,美法有意強化在印太區域的夥伴關係,以推進繁榮、安全、透明治理、公平經濟作為、以規則為基礎國際秩序的共享價值,以及對國際法的尊重,包括航行自由;雙方也計劃在海事安全上增進實際協調合作。”
美法換帖後輪到美澳換帖:
"針對中國、台海議題,布林肯表示,4位部長今天在會中討論要如何因應北京對以規則為基礎國際秩序造成的挑戰,包括試圖阻撓南海航行自由、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試圖透過經濟脅迫威脅其他國家等。"
"布林肯與黃英賢今天雙雙在記者會上強調維繫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指這對美澳乃至國際社會而言「具有重大利益」(strong stake)。布林肯強調美國決心要維繫台海現狀,黃英賢則表示澳洲重視與台灣以文化、經濟及人與人連結為基礎的非官方關係。"
對台灣而言,想走戴高樂路線的法國馬看來跟熱衷九二共識的台灣馬一樣糟糕:
[ On the issue of the island democracy of Taiwan, which China claims as its own territory in increasingly bellicose terms, Mr. Macron was notably reticent. He said that the issue was not for him to judge, that he did not detect any Chinese inclination to “overreact,” and that, during a visit where Mr. Xi had shown such unusual hospitality, it was not the moment “to mix everything up.” ]
法國馬在中國經濟下坡此刻走阿九馬路線能否獲取利益就不好說了:
"And Mr. Macron brought 50 French business executives with him to Beijing in an obvious effort to bolster commercial tie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4/07/us/politics/china-us-europe.html?smid=url-share
歐媒沒有拿美國馬歇爾計劃裡法國是歐洲大陸國家裡拿最多美金重建這點來吐槽馬克洪算是很節制了:
"Il n’a néanmoins pas abordé la question des garanties de sécurité américaines pour le continent, qui dépend fortement de la protection et de l’aide militaire des Etats-Unis dans le contexte de la première grande guerre terrestre en Europe depuis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mmanuel-macron-incite-europeens-etats-unis-chine/
資深民主隊友的英國很快對法國馬的綏靖態度做出輿論應對:
"支持台灣有3大理由,首先是關於全球政治自由的未來,其次是全球權力平衡,第3是攸關全球經濟。"
選出法國馬的愛聽好話跟拒認事實的雙色土壤在台灣好像也有欸....難怪台灣會選出阿九馬。==
"二戰狀況是,法軍並沒有比較差,但在整體戰略指導上,欠缺一貫的準則。加上左翼思想滲入年輕人,導致遇到與計畫不合的時候,士兵會選擇撤退到近的防線,跟一戰時下級軍官能隨機應變,堅守戰線的狀況有差,遂讓整體防線不停後撤,撤到將軍看不懂。
這些鍋算誰的?當然是政客+選民啊,政客整天說好聽話麻痺選民,選民也只想聽好話投給他,什麼都不用多準備,德軍也打不過來,結果真打的時候呢?來不及啦。
二戰後就更不用說,國力大幅衰減下,還想保住海外殖民地,屢遭頓挫。卻又一直惦念著大國光輝,聯合五常的面子,不然戴高樂主義怎麼興起的?法國人如果都認清事實,才不會這樣。"
這位幫法國馬收拾善後的外交辭令段數很高啊:
"博多黑指出,法國和歐洲正在重新調整對中國關係,有時外交策略或貿易關係不會和美國一致,和中國也是如此,「我們不同,但能在歐洲訂定的規範下發展貿易」。他認為馬克宏這次出訪,主要是捍衛歐洲利益,「歐洲主權是國際平衡不可或缺的」。
馬克宏目標是重啟歐中市場,力求兩方貿易平衡。但博多黑也直言,中國常會在簽約時說「雙贏」,須要跟中國解釋,不能每次都是中國贏。而他認為,「對等」是馬克宏此行對中國要求的訊息。"
紐時頭條難得有不親左不偏中的時候:
"Ms. von der Leyen received none of the lavish attention showered on Mr. Macron. China prefers nation states to transnational entities, and had bristled at a speech she made this month in which she criticized China as “more repressive at home and more assertive abroad.”
On the face of it, Taiwan does matter to Europe for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asons. The world runs on Taiwanese chips. The island democracy produces over 60 percent of the world’s semiconductors and about 90 percent of the most elaborate ones.
After China’s crushing of democratic aspirations in Hong Kong, the implications of a Chinese invasion of Taiwan and the suppression there of liberal democracy would be devastating for the very causes Europe and Mr. Macron have committed to defend in Ukraine."
https://www.nytimes.com/2023/04/11/world/europe/macron-china-allies.html?smid=url-share
法國自己人的一針見血分析批判:
"依桑巴德告訴重點週刊,大部分法國情報幹員都很好,但若他們對中國不了解,是政策的問題。2000年初DGSE原有強化對中國認知的計畫,卻胎死腹中,只因中國並非當時政策主軸。情況隨著DGSE近年改革以及仿效美國中情局(CIA)中國任務中心(CMC)設立中國辦公室而稍有改善。
有鑒於DGSE對中國的準備不足,依桑巴德表示,前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時期,政治人物把中國看到的太過好美,只想著要進軍中國市場做生意。雷諾也指出,法國過去以為經貿關係能讓中國民主化,直到最近才幻滅。
最後,依桑巴德批評法國情報的主動性不足,「對亞洲、對歐洲和對台灣,我們就是一無所知。從沒有人會引用法國情報單位對中國的調查。情報人員也越來越不願冒險、越來越少秘密和複雜的行動」。"
本國駐法代表的反手拍也是非同小可:
"他指出,半導體就是民主國家合作的例子:由歐美設計、荷蘭機器、台灣製造、德國藥劑,及法國的液態氣體,「在這供應鏈中,中國沒有任何價值產出。中國要剷除台灣好掌控半導體。我們是民主聯盟,中國要剷除台灣以展示威權政體的能力」。"
「然而台灣的歷史久遠多了。首先在台灣落腳的強權根本不是中國,而是歐洲。須重申,台灣從來就沒有純粹是漢族的」。
「這就是中國目前的策略,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企圖製造不穩定、挑起區域事端,毫無責任可言。」
波蘭人酸起法國來也是滿狠的:
"聯想起戴高樂主義的歐洲社論專家不只一個。波蘭最大入口門戶網站《Onet》刊登的社論,指出「巴黎佬反美套路了無新意」,在這篇名為〈馬克宏叫美國自己抗中,那他要不要自己抗俄?(Macron: Ameryko, radź sobie sama z Chinami. Ameryka: to w takim razie wy radźcie sobie sami z Rosją)〉中,身兼《POLITICO》駐波蘭特派員的 Michał Broniatowski 寫道,「法國有一種傳統,就是每當想要表達自己很獨立、很偉大、想要重振帝國野心又不好明說的時候,就會開始說美國很壞,然後叫大家一起討厭美國。」
每次法國想當老大又當不了的時候,都會遷怒美國。Broniatowski 提到:「1966 年就是這種情況,當時的總統戴高樂在冷戰最激烈的時候將法國從北約的軍事結構中撤出,只因為美國在聯盟中發揮了主導作用。2019 年,馬克龍酸言酸語,宣布北約腦死也是一樣的道理。腦死論發表三年後,很明顯在美國領導下的北約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遏制俄羅斯侵略的國際組織。」"
https://pourquoi.tw/macrons-taiwan-remarks-spark-international-backlash/
博多黑走後接著來的李察是位常客:
"法國參議院副議長暨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率團於24日至28日訪問台灣,訪團成員包括參議員柏楓媞(Alexandra Borchio-Fontimp)、博葉(Valerie Boyer)、德維莎(Brigitte Devesa)及友台小組執行秘書裴玖(Philippe Pejo)一行5人。"
"外交部昨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此行是李察在2015年、2018年及2021年之後第4度率團訪台,並接續法國國民議會友台小組主席博多黑(Eric Bothorel)上週率團訪台,成為代表法國民意的參議院與國民議會首次接連組團訪台,彰顯台法深厚友誼。"
史上第一次如何誕生:
"2020年疫情期間,巴黎封城,一切社交活動暫停,中國大使館響應中國清零政策、禁止人員外出,吳志中把握機會,邀請法國議員到代表處用餐,就連立場較親中的法國共產黨議員也是座上賓,「那時候連餐廳都關門了,(議員)一聽說有人請吃飯,都很願意來,有些連助理都帶來了。」
吳志中帶著我們走進代表處一樓的會議廳,裡面至今仍擺著當時用來向訪客介紹的海報,上面印著台灣歷任總統和台灣地圖,「那時候巴黎因為疫情封城,我解釋我們靠民主制度把Covid 19控制得很好,後來又正好發生香港(指抗爭)事件,我又釐清台灣跟香港哪裡不一樣。」"
回顧南海仲裁五年後的影響:
"The Award has also provided a legal basis for regional and extra-regional countries to clarify their positions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This was seen in the diplomatic note exchange from late December 2019 to January 2021, which prompted a flurry of 25 notes verbales, two letters, and one statement by 11 regional and extra-regional players on issues pertinent to the South China Sea region: Brunei (one statement), China (nine notes verbales and one letter), Malaysia (three notes), the Philippines (three notes), Vietnam (three notes), Indonesia (two notes), the United States (one letter), and Australia, France, German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Japan (one note each)."
https://thediplomat.com/2021/07/the-south-china-sea-arbitration-award-5-years-and-beyond/
對做出南海仲裁的常設仲裁法院之介紹:
"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is one of the oldest in the world but it is not part of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of courts and tribunals. The PCA is a misnomer because it is not a court with a permanent panel of judges. It is in fact a facility that contains a chamber suitable for arbitral hearings. It also has a law library, legal archive, and administrative and support staff."
https://thediplomat.com/2021/07/who-decided-the-philippines-versus-china-case/
難怪連印尼都狂買武器:
"Farhan said that China, in a separate letter, also protested against the predominantly land-based Garuda Shield military exercises in August, which took place during the standoff.
The exercises, involving 4,500 troop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donesia, have been a regular event since 2009. This was China's first protest against them, according to Farhan."
https://news.yahoo.com/exclusive-china-protested-indonesian-drilling-060616113.html
印尼與中國在南海的緊張點:
"據一家參與評估鑽探的俄羅斯能源商透漏,印尼政府於 2007 年跟一家英國私人公司簽訂了勘探合約,納土納海域的石油儲量估計為 1 億桶。法漢表示,中國過去並沒有就印尼探勘能源一事提出正式文件,而此次則是選擇在 9 月中國逗留印尼納土納群島外專屬經濟區引爭議之時發出外交照會,法漢說:「這些信件沒有(明言)任何威脅,但在我個人看來,我們必須將他們的態度視為是威脅,因為中國首次就南中國海或北納土納群島的領土主張發出外交公報。」"
https://pourquoi.tw/2021/12/07/intlnews-seasia-211130-211206-1/
中企所到之處盡皆疑問:
"多年來,引進中國工人引發了國內對就業市場衝擊的激烈批評,特別是因為其中許多人是非法進入印尼的。眾所周知,印尼人對中國工人的負面情緒仍然很高,甚至會影響新首都計劃成為國內政治爭議的主題。"
https://pourquoi.tw/2022/02/15/intlnews-seasia-220208-220214-3/
傻眼: 遷都這變數居然沒被雙方考量進去嗎...
"《日經亞洲》報導,印中高鐵公司(KCIC)是中國和印尼企業組成的財團,目前正在建設連接首都雅加達和西瓜哇萬隆市全長142公里的高鐵路線。總裁Dwiyana Slamet Riyadi 說,考慮到 COVID-19 的情況以及首都搬遷,近期對高鐵的可行性研究重新評估。
Dwiyana 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成本超支,印尼最初預計建設成本為 55 億美元,但去年增加到 60.7 億美元,最近評估顯示,總建設成本不低於 79.7 億美元。
除了成本暴增外,載客量也下修,之前假設每日客運量為 6.1萬人次,現在假設每天僅有 3.1萬名乘客使用這條高鐵路線。因成本上升及載客量下調,預計成本回收恐須等40年,屆時才能損益兩平,比之前的26年還多出14年。"
印尼遷都迫在眉睫:
"印尼遷都到婆羅洲的東加里曼丹有5個考慮點:1、它不在火山帶上,地震與火山爆發的天災較少;2、位置在印尼群島的中心位置;3、政府持有大量土地,任何計畫推動相對容易;4、人口較少的地方基礎建設容易完成;5、附近已經有巴里巴伴以及沙馬林達兩座50萬人以上的城市,可以支援新首都興建過程中新移民需要的城市功能。"
印尼大選也是滿驚人的⋯
“投票過程將由約700萬名選務人員和獨立工作人員監督,上屆總統大選有近300名選務人員疑因投開票過程過度勞累而死亡。
印尼幅員廣大,交通不便,運送選票的後勤作業相當艱鉅,有些地方還用馬、大象、獨木舟等工具運票以克服地理障礙。”
"原本中國提出、不需印尼國家預算的方案,也遭打臉。中國當年以保證無須印尼政府出資或擔保、由兩邊企業合作籌資的方案,獲得標案;但如今高鐵造價飆高,印尼政府也被迫投入預算。2021年,佐科威允許動用國家預算支應雅萬高鐵工程,立場改變受到質疑。
另外,中國今年4月同意將雅萬高鐵的貸款利息從4%降至3.4%,仍然比當年日本提出的0.1%高出許多。"
看來布林肯親訪印尼還是有些效果的,雖然也可能是印尼藉此向俄羅斯殺價的暖身動作啦...
"美國國會出資的東南亞新聞網BenarNews昨天報導,印尼2018年與俄羅斯簽訂購買11架蘇愷35(Su-35)戰機的以物易物協議,價值11.4億美元(約新台幣316.7億元),印尼將以等值的棕櫚原油、橡膠和咖啡等交換。
綜合印尼媒體報導,法賈爾指出,印尼不再有意購買蘇愷35戰機,因為購買程序曠日耗時,擔心遭美國制裁,也考慮到空軍的預算。
美國在2017年制定「以制裁反制美國敵人法案」(Countering America's Adversaries Through Sanctions Act,CAATSA)。根據該法,與北韓、伊朗或俄羅斯進行重大軍事裝備交易的國家可能會受到美國制裁。"
三個月後印尼順利補入美法新戰機:
"美國防合作安全局當地時間週四發布聲明,國務院同意出售印尼政府36架F-15ID戰鬥機,87台F110-GE-129或F100-PW-229引擎,45組AN/APG-82(V)1型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雷達系統,45組AN/ALQ-250鷹式主被動警告暨生存性系統(EPAWSS)等軍事設備,以及提供相關後勤支援,總金額約139億美元(約新臺幣3905億)。
美政府表示,藉由軍售提升區域內重要夥伴維安能力,可維持印太地區的政治局勢穩定和經濟繁榮,符合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和國家安全利益,「協助印尼發展並維持強大有效的自我防衛能力,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來說至關重要。"
印尼走不結盟路線下的廣結善緣(?
"印尼安塔拉新聞社(Antara)報導指出,印尼「科莫多-2023」多國海上聯合演習(2023 Multilateral Naval Exercise Komodo, MNEK)自5日舉行至8日結束,昨天包括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澳洲、新加坡等36國的代表參加了開幕儀式。
報導稱,演習目的是在COVID-19疫情後加強各國合作,印尼海軍參謀長阿里(Muhammad Ali)指出,共有24艘軍艦參與演習。印尼官員曾表示,本次將有17艘外國軍艦參演,演習將聚焦在與主要盟邦的「非軍事行動」。"
台商在印尼的廣結善緣: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印尼中蘇拉威西省(Sulawesi)巴路市(Palu)遭海嘯及地震重創,當時台灣捐贈水車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鐘文燐說:「那時到災區看到整個巴路市滿目瘡痍,上千棟房子倒塌,道路斷裂,真的很可憐,很難用文字形容。」
雖然台灣和印尼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三輪慈善基金會持續幫助印尼,可謂成功的國民外交。鐘文燐說,許多民眾一聽到台灣就豎起大拇指,他並透露,當時台灣捐給巴路市的物資發揮很大作用,巴路市的居民至今提到台灣都充滿感謝。"
上菜好有趣喔, 雖然擺滿整桌陣仗看起來壓力較大...😅
"巴東菜有兩種上菜方式:
*『點菜』要先知道菜名或是到櫥窗指出你要吃的菜。
*『上菜』是服務員會端很多菜到桌上,有吃才算錢。(但上菜的菜色不一定是你想吃的)"
解開封印的日本順便幫東南亞升級: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多名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考慮將航空自衛隊戰機約100架無法再改良的F-15戰機中古引擎出口到印尼。目前正與執政黨協商在國防裝備移轉3原則的運用指導方針,追加提供零件一事。將來這些引擎可能裝載於印尼的F-16戰機。"
"日本與印尼兩國政府已同意簽署國防裝備暨技術轉移的協定。F-15戰機和F-16戰機的引擎具有共通性,日本政府回應印尼政府的要求,考慮出口F-15戰機中古引擎。"
日印友好的契機象徵外交轉向開始:
[今年正值日本與東盟(ASEAN)友好合作50週年,印尼目前擔任東盟主席國。天皇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期待以訪問為契機,年輕一代的交流變得更加活躍,兩國今後的交流和友好親善進一步加深。”]
米帝的插旗由澳洲小試牛刀:
"美國與印尼自二○○九年起舉行這項年度實彈聯合演習,其他國家則自前年起陸續加入。今年軍演八月卅一日於東爪哇省沿海地區巴紐旺宜(Banyuwangi)登場,為期兩週,不僅人數多達五千人,更有共十九國參與,規模驚人,其中澳洲、日本、新加坡是在去年加入,英、法兩國則是今年新增的成員。"
"美聯社報導,十日進行的裝甲演練項目中,澳洲軍隊出動五輛M1A1艾布蘭(Abrams)主戰車,印尼則出動兩輛「豹二」(Leopard-2)戰車,這是自越戰以來,澳洲首次在本土之外部署主戰車。"
年底演習由美日澳的山櫻在北海道與華盛頓州收官:
"澳洲國防部表示,「山櫻85」將有約230名澳洲軍人、1500名美國軍人和及5300名日本自衛隊人員參與,分布在日本及美國華盛頓州(Washington State)各地,這將是這一年度指揮所演習中規模最大的一次。"
@Perfume 你一天花多少時間看這些新聞啊?
隨手補法語詼諧:
"我駐法代表處日前透過粉專「Taïwan en France」發文指出,在法文裡,人們會說「某人有大頭(Avoir la grosse tête)」來形容「驕傲自大」的特質,而會使用哈密瓜來取代大頭,則是因為哈密瓜是一個體積較為巨大的水果,所以法國人就會說以哈密瓜來形容一個人自負的表現。"
都不知道原來三百年前的法國有鯉魚欸。
"「炸鱈魚的雙眼」俗諺的由來,我駐法代表處指出,其實最一開始法國人是說,「炸鯉魚」的雙眼(avoir des yeux de carpe frite),因為過去鯉魚比鱈魚更普遍,後來才慢慢變成「炸鱈魚的雙眼」。
18世紀時,「炸鱈魚的雙眼」這句話被用來形容,戀人睜大雙眼、充滿愛意凝視對方的眼神。到了19世紀,無聲電影的演員會以誇張的演技來表達情感,漸漸地浪漫的場景就變得有點搞笑,也因此,後來人們就會以「有著炸鱈魚的雙眼」這句話,來形容某人的眼神看起來傻傻的。"
@Perfume 现在看来似乎髪国人只会干绥靖和亲CCP的事情。……
來去都南海。
“演習結束後,法國海軍參與ARC21演習的兩棲突擊艦「雷霆號」(FS Tonnerre)和巡防艦「蘇爾庫夫號」(FS Surcouf),與「巴拉馬塔號」巡防艦編隊巡航南海。”
“澳洲海軍巡防艦「安薩克號」(HMAS Anzac)」與補給艦「天狼星號」(HMAS Sirius),4月中旬也曾和「雷霆號」及「蘇爾庫夫號」在南海聯合操練。”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543780